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杂文杂说 >> 正文

哈尔滨的记忆

作者:刘迪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更新:2006-6-29 20:17:5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不止一次,我看到很多孩子往一个俄国老女人身上投东西。她很少理睬,只是加快脚步,只一两次,她转过身,勉强做出吓唬那些小孩的姿态,于是,那帮孩子就呼啸散去。

她就住在我家附近,几次,我曾与他走近,她灰暗的眼珠,满脸布满深而灰黑的皱纹,毫无表情,而我觉得有些恐怖。

那时,哈尔滨街上还有些俄国人,他们被称为“白俄”,意即反对赤色革命的俄国人。其实,他们并非全都是俄罗斯人,也有犹太人或吉普赛人。他们并非决死反抗俄国革命,只是不赞成俄国搞的那套激进做法罢了。革命后,苏联不承认他们的国籍,这些白俄也就成了无国籍人。

听老人讲,哈尔滨50年代还有大批白俄。不过,60年代后,很多人都离开中国去了澳大利亚,也有的去了巴西。

哈尔滨已没几个俄国年轻人了,见到的,都很老。他们在雪地或泥泞的道路中蹒跚。不论多冷,俄国女人都穿裙子。他们在商店和市场,只买很少一点东西,一个列巴(俄式面包),一块很小的肉或几条黄瓜。那时,秋林公司卖奶酪,葡萄酒,甚至还有鱼子酱,但他们好像很少买。

多少年后,我在莫斯科地铁站,见到很多年轻的俄罗斯姑娘,她们挺拔丰腴而又热情奔放,头脑不禁浮出那个比邻而居的白俄女人。人生在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孤独地枯萎,我想,这是何等悲哀。

刚来日本,看到一本记录哈尔滨的画册。其中记录20世纪初年,哈尔滨即有城市雏形,1920年代,哈尔滨就成为很洋气的城市。以前,有人称哈尔滨为东方莫斯科,当初以为言过其实,但走在莫斯科大街上,才发现哈尔滨很多建筑竟是一种莫斯科建筑的复制。而60年代哈尔滨的城市基调,很多与莫斯科一脉相承,同样的黄色建筑,绿色或红色屋顶,绿色板障子。

50年代哈尔滨政府部门还养了很多马,它们用来拉车。父亲说,他那年初到哈尔滨,单位派了辆装饰豪华的马车来接他。下至六七十年代,哈尔滨街上还能看到很多马车,不过那些都是很粗俗的运输车辆。还有很多石头铺的道路。

在哈尔滨的白俄,多是文化修养很高的人,亚洲第一个交响乐队是白俄在哈尔滨建立的。当时乐团里也有一两个中国人和日本人,多年前,他们曾经给我讲过那段故事。

俄国的审美观也影响到哈尔滨人。我知道的哈尔滨油画家,他们深受俄罗斯风景画风格感染。秋日白桦与黑色的江水,描绘出那片黑土地的凝重与轻快。在那个年代,能看到他们的画儿,是一种非常享受。

这几十年,哈尔滨俄式建筑被拆掉不少,代之建立的是些并无可以称道的建筑。原有风格日益销损,让我联想起那个白俄女人,无法不感到悲哀。

最近,当地政府为这座城市做了些事儿,比如把中国名字改回俄国名,装修一下街道,恢复俄罗斯的趣味等等,其目的是为广招来客。但我不敢想像这种装修是种什么样的结果。

我觉得,城市的精神不仅是物质的建筑,而首先应是精神的自由。这才是城市的灵魂与魅力。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作品:

  • 下一篇作品: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作品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村上春树《骑士团长杀人事件》

    日本作家到底多有钱,看看村上

    日媒推荐七部日本轻小说入门作

    日本明治时代可以靠写作维生吗

    林少华:村上春树审视的主题依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芥川龙之介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