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洗衣船”面前
|
作者:林祁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16 6:59: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那天,在巴黎的蒙马特高地,十分偶然的找到了毕加索在巴黎的第一个旧居“洗衣船”。在那些旧照片面前站了很久很久。旧居早已荡然无存。近一个世纪前,毕加索住在那里时,已是破破烂烂。而现在,仅保存一个新建的门面而已。那些照片,则将这房子从里到外拍得很详细。这是在拆毁之前留下的镜头。毕加索彼时早已誉满全球。所以有必要在房子彻底消失之前树立一个永久的纪念。 我什么都看见了。一座很大的木板房子。画室,楼梯,走廊,住着许多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们。冬天是冰窟,夏天是火炉。有画家在那儿上吊自杀。毕加索则在无言的愤怒中拼命作画。和他在一起的还有费尔南代,一个伤感美丽的女人。 这就“洗衣船”。 但我其实又什么都没有看见。 人能够看见什么呢? 能够真正的看见别人的生活么? 不。 从蒙马特高地往住处走去,高高低低的街巷,同样走了很久很久。晚上,我躺在床上,睁着眼,想了很久很久。 我呆在巴黎是为了每天在那些陌生的街巷,陌生的人流中走来走去。似乎只有这种时候,才能够回过头去想一想,活到今天,应该好好想一想了。假如我还想活下去的话。有一件事我很清楚,我并没有放弃我自己。没有,那个时刻还没有到来。 我经常害怕认真地去回想。也就是说,正视。解剖。批判。等等。从某种角度上说,我害怕弄清楚我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望回去,我对我自己已经走过的生活道路当然是非常不满意的。但是问题在于,弄清楚了以后,我又是否有勇气,有毅力走下去呢? 假如我没有,那么也许就这样混混噩噩的过下去更好?与一个自我彻底的决裂是何等艰难的工作,更何况,这个自我是如此之强烈,自信,偏执。虽然她面目可憎,但也不是一无可取。她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承认。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做父母的好女儿,做丈夫的好妻子,做孩子的好母亲,做妹妹的好姐姐,做朋友的好朋友,做……这个时代的,时代的什么?至少不是叛徒。如果成不了识时务者的话。 大家都是这么活的。一代又一代。我是什么人?有什么理由要将自己身上那些叛逆一点一点地唤醒呢? 我曾经让它们沉睡,沉睡,我曾经努力做一个人人都希望我成为的人。我说着,笑着,快乐着,鼓舞着,他们说我充满活力。 很好,充满活力。 然而,这活力是真实的吗?这宴席是我想要的吗?这生存是我渴望的吗? 在巴黎的独自漫步时,我突然间深深明白了,我是怎样的一无所有。没有人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任何人。我既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也没有一个物质王国。除了一份不肯放弃的与生俱来充满绝望的幻想以外,什么也没有。 哪怕是一个家。 我是不是曾经也渴望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家? 家是什么?它是你无处可去时不得不接纳你的地方。但是,什么叫无处可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