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日青春文学的异同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9 20:26:24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知名旅日学者、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李长声接受本报专访

  中日青春文学有何异同?

  在刚落幕不久的2009上海书展上,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的日本作家青山七惠作品《窗灯》、金原瞳作品《裂舌》均被列为特别推荐书目之一。同样受中国读者关注的日本年轻作家作品,还有田村裕的《无家可归的中学生》,美嘉的《恋空》、《君空》等等。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在日本比较畅销,作者也较为典型,青山七惠和金原瞳还曾获得日本最重要的文学奖——芥川奖。

  日本年轻作家的作品与中国的青春文学有什么区别?日本年轻作家与中国的80后作家、90后作家群体又有什么异同?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知名旅日学者、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李长声。

  明天晚上八点,旅日学者李长声将做客“书广场”,畅谈“当今的日本人如何阅读”。行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介绍日本年轻作家的青春文学。

  新作家有新鲜亮点却未必成熟

  《文化广场》:《一个人的好天气》、《裂舌》分别是芥川奖第136届、第130届的获奖作品,青山七惠、金原瞳这两位作家在获奖时都比较年轻。在你看来,她们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长声:芥川奖是一种新人奖,奖给初出茅庐的新作家。文学新手当然多是年轻人。50年前石原慎太郎获奖,造成了社会效应。话题之一是当时他还在读大学。青山七惠是23岁获奖。在这个年龄获奖的,以前有石原慎太郎、大江健三郎、丸山健二、平野启一郎,村上龙获奖时是24岁。截至现在,获奖时年龄最小的是19岁的绵矢莉莎,还有20岁的金原瞳。如今人寿命长,成熟早,有效人生越来越长了。20岁左右的人做什么事情出名也不足为奇。

  初出茅庐的作品有新鲜的亮点,却未必成熟。芥川奖的评选委员有9位,清一色作家,他们是感性丰富的,但可能欠缺阅读的广度和理论的高度,这一点从他们给获奖作品的评语就暴露出来了,时常不过是普通的读后感。评委是终身制,上了年纪,可能像爷爷奶奶疼爱孙子,也偏爱年纪小的作者;对相当于他们下一代的作家就看不上眼了,有时还会吹毛求疵。

  芥川奖仅限于短篇和中篇,村上春树曾两度以中篇小说候选,皆名落孙山,后来转向写长篇,也就远离了此奖。对于芥川奖来说,这是一大糗事。

  日本的文学奖很特殊,基本是用来发掘新手的,早已形成了制度。几种纯文学杂志都设有新人奖,从征稿中选拔新作家,然后近乎手把手地培养,让他们去获得芥川奖。由于芥川奖长年积累的权威,其他新人奖就成了它的预选赛。

  日本80后被称作“失落的一代”

  《文化广场》:近年来,中国年轻作家往往被归类为80后作家、90后作家,日本年轻作家是否也会被归类为某一群体?

  李长声:80后、90后以十年为一代来划分,背景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进程,但略嫌简单,哪个国家都可以这么分。日本把1960年前后出生的叫“御宅第一代”,70后则叫“御宅第二代”。所谓“御宅”,就是“发烧友”,是一个叫中森明夫的人1983年命名的,本来指沉溺于动画、偶像等社会认知度低的趣味的无聊男人,当初是一种蔑称。

  80后作家佐藤友哉属于“御宅第三代”,这一代出生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最不景气的时候,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很难找工作,因此他也被称作“失落的一代”。佐藤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无视以往的文学。

  《文化广场》:中国年轻作家尤其以80后作家为典型,比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尽管他们在作品销量、读者数量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中国的主流文学圈对他们并不十分认同。在这方面,日本和中国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李长声:我也曾听说中国老作家批评80后作品“没有昨天”,这说法有点可笑,大概他们认为文学只能写经历过的昨天。其实这样的作家写今天也是在昨天的阴影下,卖弄的是昨天。而年轻人写的今天是活生生的今天,是通向未来的。

  可能中日两国80后作家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的年轻作家局限于写作或文学,只注重与读者沟通、互动,而中国的年轻作家更积极就社会问题发言,很多大人未必读他们的小说,却注意他们的发言,或许也会觉得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日本年轻作家由出版社聚集

  《文化广场》:在国内年轻作家中,“办文学书刊”的现象初见端倪,以郭敬明为例,他的《最小说》已经成为国内青春文学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本杂志背后,更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年轻作者群。另外,最近张悦然的杂志书也正式出版,而韩寒也正在着手创办他的“高稿酬”杂志。日本年轻作家是否也有类似这种因杂志而聚集的现象?或者说,日本年轻作家之间是否有相互联系?他们是以什么方式联系的?

  李长声:出版社着眼于市场,总是应时提供阵地,即一个出版形式,譬如什么丛书或什么杂志,聚集一群年轻的作家,驱他们上阵。日本没有作协这样的组织,作家是一盘散沙,凡事都要由出版业替他们办。版权买卖也如此,大都是由出版社代办。而编辑也就用出版操纵文学,这在日本是公然的常规。

  2003年创刊文艺杂志《浮士德》,由一个70后当主编,独自一个人编辑,特色是多用插图、多登漫画。聚集的作家有70后的舞城王太郎、80后的佐藤友哉、西尾维新等,作品被称作“浮士德派”。舞城的小说《喜欢喜欢太喜欢超爱你》曾入围芥川奖,石原慎太郎说“只看这题目就讨厌”。这本杂志也设有新人文学奖,年龄就限定为80后。

  写小说大概是最个体的行为或工作,但出版社竖一杆大旗,开一片场地,就会集结一群作家,这群作家就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日本有一种“轻小说”,就是主要以男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娱乐小说,往往在书店里摆在漫画旁边,小型开本,封面一般是漫画,内文有漫画插图。这种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轻”,也就是容易读。读这种小说的前提是需要具备和作者一样的动画、游戏、漫画等文化素养。“轻小说”是有作家集团的,当然算不上文学流派,或许这也是受漫画家分工合作、集团作战的影响。有些小说家、翻译家还组成一个公司,也有招收徒弟当帮手的。

  日本作家爱喝酒,喜欢在酒馆交往,这一点很像中国过去的文人。但现在年轻作家不大喜欢泡酒馆了。日本杂志很爱用对谈、座谈的形式,这也为作家交往、交流提供了场地。

  “你想坑谁,就让他办出版”

  《文化广场》:今年初,郭敬明受聘为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他开办的公司旗下也招揽了一大批优秀年轻作家,由此可见,中国青春文学有产业化的趋势。在日本,是否也有类似的趋势?出版社、图书市场对年轻作家的作品是否看好?

  李长声:日本的青春文学早就产业化了。如今谈文学,已不能“就文学谈文学”。文学在大众文化上与漫画、音乐、电影等交融。文学的分类甚至被冠以“流行街”、“欢乐街”的名字,如“涩谷派”等等。青春文学产业化,要和漫画产业化连带地论说。我们觉得中国在这方面发展得很快,眼花缭乱,但是从时间来看,发展速度并不比当年的日本快,而路数基本是人家走过的,只是有些小节省略了、跨越了而已。

  日本有一句笑谈——“你想坑谁,就让他办出版”,这跟中国现状大概正相反吧。日本作家里罕见有人办杂志,因为出版业非常成熟,出版与创作各守一摊,不像当今中国想做什么似乎都有发展空间。日本可以随便开办出版社,但办起来撑下去可就难乎其难。

  作家自己办刊物,表明编辑未免太弱了,不是店大欺客,而是“客大欺店”。或许作家被放开了,出版却没有放开。倘若出版放开了,天才编辑有的是,轮不到作家捞过界,越俎代庖。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