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在东西交汇的目光点上重新打量日本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7 15:35: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第一个登上诺贝尔奖坛的作家川端康成,曾用《我在美丽的日本》发表自己的演讲;二十多年后,大江健三郎在同样的位置发言,他的题目是《我在暧昧的日本》。美丽与暧昧,组合成复杂矛盾的日本,让这个离我们最近的国家,成为恩怨难解的邻邦。最能挑动中国人神经的,仍然是60年前那段侵华历史。当中国人为小泉纯一郎一再地参拜靖国神社而愤怒不已时,却不应该忽视,以篡改历史著称的《新历史》教科书,到2002年已经销售720000册;日本漫画家小林善纪的漫画系列《傲慢主义宣言》,让一句“我可以傲慢吗”成为一部分日本人的心态写征。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理由愤怒与不解,但同时也要反躬自问:我们对日本到底了解多少?不是被写进《菊与刀》与《武士道》的传统日本,而是活跃于当下的日本。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不仅是纪念,同时也是一次重新打量日本的机会。 透过日本的眼光看日本 历史的一页并没有翻过去。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罪责的追究,即使在日本,也是一个延宕至今的话题。对此,日本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思。新星出版社刚刚推出的《南京大屠杀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中,作者津田道夫援引卢沟桥事变后父亲的日记,坦率直言:“和一般着眼于政治统治者的战争责任不同,我以为日本大众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他同时也描述了日本侵占南京之后,作为小学生的他如何走在日本狂欢的大街上。作者认为,导致南京大屠杀的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战后仍被延续,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当代的日本人都了解伊藤博文,而对刺杀伊藤博文的韩国义士安重根完全陌生。 以一篇《天皇用人的声音讲话的日子》,大江健三郎记述了作为普通日本人的他听到裕仁天皇宣布战败投降时的复杂心情。东京大学教授小森阳一2003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天皇的玉音放送》,则以理性的分析将战争责任直指裕仁天皇。书中从源头上说明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下的日本如何摆脱对天皇责任的追究的,同时也指出,正是这种近代天皇制,支撑着小泉首相所使用的“日本人的精神”等话语。小森阳一是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公开信23位签名者之一。在日本国内,尽管有人攻击小森阳一文学教授写历史的身份,但是多数评者认为:小森话语的特征之一,就是在“文学与历史的交叉点上讨论历史认识与战争罪责”。 第三只眼睛看日本迷失在东西方身份的认同之间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成为西方人研究书写的对象。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美国人本尼迪克特1946年所写的《菊与刀》,到今天为止仍然是解读日本国民性的经典之作。不过,要了解当下的日本,刚刚出版的新书《无约束的日本》可能更切近。因为你不可能在另一本书上看到如此复杂而多面的石原慎太郎,还有那个画《战争论》的漫画家小林善纪。暧昧日本的意象在作者的引言部分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直指日本人的身份迷失:“他们怀疑自己的身份,不知道在现代世界当一个日本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约翰·内森是美国日本研究专家,曾经将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的小说译成英文,同时还是《纽约客》等杂志的专栏作家。多样的身份注定了该书信息量的多元而丰富,作者善于从当代日本大众文化中抽取解剖元素,于是电影界的北野武、山田洋茨、深作欣二与漫画界的小林善纪都被他拿来做分析。他的研究触角可算伸到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校园暴力中的日本儿童、饱受解雇压力的日本公司、面临传统结构崩溃的日本家庭、一直到新民族主义幻象……作者对日本右翼人物代表石原慎太郎、小林善纪的面对面采访,更是传神地写出他们的真实心态。书中的各个章节都由无数具体而微小的故事构成,读起来一气呵成,又留下无数耐人寻味的空间。(孙小宁) 北京晚报 2005年07月07日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