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小说家司马辽太郎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贯通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2 8:25: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小说家。原名福田定一,生于大阪。1943年毕
业于大阪外语学院蒙语系,1946年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
两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1961年开始
专业作家的生活。
  司马的小说,把历史上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人物
放在革新与守旧势力尖锐斗争的环境中,从各方面来歌
颂他们的“励精图治”和“文治武功”。多卷本历史小
说《龙马奔走》(1962~1966),叙述19世纪60年代明
治维新从酝酿到胜利的全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没落时
期的黑暗政治以及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赞扬进
步阶层的反抗精神和变革愿望。长篇小说《窃国故事》
(1963~1966),描写日本战国时代斋藤道三和他的女婿
织田信长两个封建阶级上层人物的一生,他们实行新的
政治经济措施,兴修水利,发展贸易集市,比较彻底地
消灭庄园制,在促进日本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起了
积极作用。政治历史小说《凌云壮志》(1968~1972)企
图通过明治时代的“昌明隆盛”和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
“励精图治”来鼓舞人们的乐观和进取精神,但对战前
军国主义者和甲午、日俄等非正义战争的批判不够。长
篇小说《殉死》(1967)以甲午、日俄战争中侵犯中国的
日本陆军统帅乃木希典为主人公,基本上肯定他为天皇
效命和殉死,同时也讥讽了他刚愎自用,指挥无能。《世
上日日》(1971)塑造了日本明治维新志士的形象。他还
写了《多谋善断的人》、《两个军师》和《骏河夫人》
等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空海的风采》(1973~1975),以公元804
年空海和尚来中国唐代学习佛教和回国后在宗教、文化
方面的贡献,来反映中日两国人民要求友好相处和发展
文化交流的愿望。1980年出版历史小说《项羽与刘邦》。
  司马善于以历史事件构成波澜壮阔的艺术画面,并
采用多线索推进的写法,叙述长达数十年的历史,前因
后果比较清晰。
  短篇小说《多谋善断的人》和《骏河夫人》已有中
译本出版。
                  (李德纯)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