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客死他乡的日本作家——二叶亭四迷

作者:王述坤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3 10:57:0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二叶亭四迷(1864–1909)原名长谷川辰之助,幕末出生于江户,其父曾是尾州藩士。他12岁时,就离开父亲在其县厅工作的松江,到东京四谷与祖母一起生活。后来他进了学校的寮。当其父亲免官回到东京时,原来父母眼里本该天真活泼的辰之助已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只是他变得沉默寡言,很不听话,甚至中途退了学,每天躲在小库房里读书。仕途失意的父亲本来希望他将来能做官,而辰之助则认为如果不搞文学来思考人生,就没有人生价值。因此,父子之间冲突不断。一般的作家为自己起个笔名,都要挑一个吉利的、响亮的、寓意深远的,而長谷川辰之助的笔名“二叶亭四迷”却是日语“死去吧!”的谐音。因他父亲反对他搞文学,见他搞文学认为没出息,骂他“死去吧!”而他针锋相对,就用这句话做笔名。这对父子相互失望到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二叶亭四迷幼年时正好赶上日本和俄国因千岛桦太闹纷争,青年的二叶亭四迷为使日本免遭俄国欺负,立志要当一名军人,然而,报考士官学校因视力不合格未能成功;后来,他觉得要对付俄国首先要了解俄国,便到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当时的教学完全是俄国教师上课,正好碰上一位喜爱文学的老师,于是,他走进了俄罗斯文学之门。他贪婪地阅读了别林斯基、果戈理、高尔基、安德烈耶夫、屠格涅夫、赫尔岑等人的原版作品,吸取了大量的欧洲文学营养,而且将自己的俄语水平提高到相当精深的程度。

在学习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时,他把不明白的地方都作了记号,带着这些去拜访当时虽然才28岁但已声名显赫的坪内逍遥,他觉得坪内逍遥的小说好是好,就是语言太艰深了。他提出能否用俄国屠格涅夫们的文体将作品写得通俗易懂。他的观点受到了坪内逍遥的鼓励,坪内逍遥一眼便看出了这位文学青年的非凡资质,他的基于俄国文学的一些文学观点,对坪内逍遥很有启发。两人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当时完全无名的二叶亭四迷,在历史上开“言文一致”之先河的首篇作品《浮云》,正是在坪内逍遥的提携下才得以发表的,前两次由于出版商出于销路的考虑,坚持要光署坪内逍遥的名字。

二叶亭四迷是坪内逍遥文学思想的实践者,他把近代小说的骨髓正确地移植到日本,对日本近代文学的产生有着特殊的贡献。坪内逍遥为自己文学论所写的样本小说《当世书生气质》不很成功,而二叶亭四迷为自己的文学论《小说总论》所写的小说《浮云》却一炮打响,首开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

《浮云》的大致梗概如下——青年内海文三是个旧幕臣的儿子,因明治维新其父不得不到静冈蛰居。文三14岁那年其父因病去世,丢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计极难维持。第二年,母亲无奈将他寄养到东京的叔叔园田孙兵卫家里,转眼也有六七年了。文三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某校的公费生,毕业后好歹当上了最低一级的小官员。叔叔园田家有个女孩名叫阿势,生得漂亮,性格开朗,从小是爹妈的掌上明珠,性情不定,就爱赶个浪头。婶母阿政是个典型的小市民,极端势利和实用主义。她看文三勤苦好学,现在又是个小官员,阿势对这个哥哥也很有好感,已和老公商量准备把阿势嫁给文三。因此,文三和阿势在不言中心里都认为已是一对未婚夫妇了。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又一向清高、看不起溜须拍马的文三突然被单位裁员。被裁员伊始,便让文三尝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婶母的脸变得很快,每天怨声载道。文三的同事本田升,开始频频造访园田家。这个本田原来缺德少才,但却是个溜须的能手,拍马的专家,说文三“打肿脸充胖子就大可不必啦!”说得文三脸上挂不住,但又无计可施,只有自己在屋里生闷气。本田三天两头来到园田家,先是揶揄文三,继而和阿势打情骂俏,开头阿势是爱理不理,慢慢的经不住本田的花言巧语和物质诱惑,开始和本田亲近了。她希望文三能靠本田来活动复职,不再认为本田是个无耻小人,却觉得文三太孤高。就这样,本田成了园田家的大红人,而文三则处境越来越尴尬,几乎成了阿势妈妈的眼中钉肉中刺。阿势妈阿政已闭口不提文三和阿势的婚事,开始时只是告诫阿势为了自己的将来不要再有事没事往楼上跑。后来见本田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不但没被裁员,反而升了一级,便有心撮合阿势和本田结婚,因此,看到本田对阿势动手动脚她也装聋作哑。眼见自己心爱的人一步步靠向本田,文三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恨本田的卑鄙无耻,怨阿势的水性杨花。极度苦恼的他宣布和本田绝交,又质问阿势是不是喜欢上了本田?两人吵架中,阿势对他说出了“就是喜欢本田,你能怎么样?”的气话,从此两人不再说话。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形同仇敌。文三自从挨了婶母的骂,便下决心要搬出,但他又一直对阿势抱有幻想,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回心转意,所以又迟迟下不了决心,就这样每天生活在苦恼中。他每天冥思苦想,要不要主动和阿势说话?怎么来救阿势摆脱目前这种状态?好在近来阿势好像对他没有什么敌意了,他想:再最后劝一次,如果她仍然不听,就断然搬出园田家。

《浮云》是二叶亭四迷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是日本近代第一篇真正的小说,带有现实主义倾向。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明治社会的世态,通过知识分子和小市民之间的种种纠葛,批判了当时社会官尊民卑的封建性,暴露了明治时代知识青年软弱、动摇、缺乏主见的一面。女青年阿势的父亲传统(旧思想),男青年文三清高(新思想),母亲阿政极端功利(旧思想),善于溜须拍马的小人本田奴性十足(伪新思想),阿势在四者之间像一片浮云一样飘忽不定。小说因故中途停笔,据说原计划是本田玩弄了阿势后将她抛弃,文三因绝望而发疯。《浮云》可以说是近代小说的出发点;甚至可以说,二叶亭四迷是二十年后出现的自然主义作家的先驱。然而,新事物出现当时,往往不被人们理解。二叶亭四迷的价值在当时几乎完全被忽略,人们只看到了他的小说文体“言文一致”,只对此给予了评价。《浮云》之后,他歇笔20年,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

《浮云》发表后,由于上述原因,二叶亭四迷搁笔中断了写作。期间他当过内阁的雇员、翻译、陆军大学嘱讬,其后被东京外国语学校聘为教授、俄语系主任等。日俄战争前夕,他毅然辞去教授职务,到中国的哈尔滨、北京工作。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他即有了《大阪朝日新闻》特派员身份。期间他写出了另两篇小说《平凡》《其面影》。几年以后,他又以特派员身份赴俄都彼得堡,试图为战后日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作些贡献,可惜患重病在归国途中去世,年仅46岁。

二叶亭四迷作为高水平的翻译家也名垂文学史。他译的屠格涅夫的《幽会》《邂逅》两部作品在明治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