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悲壮的抗争——神户四郎
|
作者:王述坤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3 12:02:0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1987年5月1日,伊豆半岛南端伊东市海边绝壁上,站着一位穿西装的男子,他嘴里自言自语地嘟囔着。远处的观光客眼睁睁地看着他突然纵身跳下,同时发出一声悲鸣。等到把他打捞上来时,他已经因伤势过重气绝身亡了。人们从留在现场的皮包才知道,他是原日本放送协会社会部长神户四郎(59岁)。神户四郎毕业于东京大学。在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洛克希德事件”时,他正好担任日本放送协会的社会部长。其后还曾历任静冈放送局长、放送舆论调查所次长等职,1985年退休。但退休后,一股寻求正义的记者之魂,促使他做出了惊世骇俗的言行。1985年5月,神户四郎在《周刊朝日》上发表《日本放送协会田中角荣报道里有何猫腻?》手记连载,指出“日本放送协会关于洛克希德事件的舆论调查因上头的干涉被歪曲”,矛头直指日本放送协会的报道方针和经营体制。但是,神户四郎的文章引起了不同看法。有的说,他如实地揭露出问题的实质;也有的说神户四郎是自以为是。而日本放送协会则在连载开始后,即以“内容有问题”为由向神户四郎提出抗议;同时向《周刊朝日》发出抗议照会:“内容有与事实不符之处,严重损害日本放送协会声誉,提出严重抗议”。神户四郎对此倒是有心理准备,他表示,“就是整个经营阵营都成了对立面,我也不能违背信条”。然而,叫他伤心的是,日本放送协会内部没有任何声援他的声音。理解他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多数对他急于求成感到恐惧。有的甚至说,他是“退休症候群”、脑子发昏。意懒心灰的神户四郎,在酒醉之余悲叹:“日本放送协会里难道没有真正的记者了吗?”“难道真正的新闻记者,只有我神户四郎一个吗?”其后,他又在杂志上发表《公开质问状》,批判日本放送协会涉及国家机密法问题的报道方针。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孤立无援。当他的糖尿病恶化发生失明的危险时,他变得悲观厌世了。但他却选择了符合新闻记者身份的做法,又连写了两篇文章:《对日本放送协会的呼吁》《要求日本放送协会信息公开》。另外还有一封遗书《致记者诸君》,他在遗书中写道: 我三十余年与日本放送协会亲切相处,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至死无悔。我决定把今天作为我人生的落幕时机。最后再说一句:日本放送协会啊,你要遵守宪法,不畏强权,作为言论报道机构走堂堂正正的路! 至于神户四郎究竟手中掌握了什么不得而知,不过从他那悲壮的呼吁大致可以推断他手中十之八九有确凿的证据;那几份呼吁和《致记者诸君》字里行间,充满着一个有职业良心的记者的赤心。仅从这里看来,他就根本不是什么“头脑发昏”,而是清醒得很。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起媒体头头定了不恰当的报道方针,神户四郎在离开这个单位之前不便揭露,到了退休之后人生已无后顾之忧,他才大刀阔斧地揭露起来。可惜,他碰上了胆小谨慎的领导,又有上层人物施压。神户四郎只得单枪匹马,斗得浑身是病,在孤立无援中提早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到头来,这位“无冕之王”捍卫正义的斗争,毫不留情地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空留下了《NHK(日本放送协会)社会部记者》一本书。 神户四郎按说已经有了不低的社会地位,还落得如此结局,倘若事情换成平头百姓,其结果就更加不难想象了。神户四郎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良知和正义,并没有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泯灭。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认死理”去“较真”,其结果也被逼得自杀,社会上不良之风可见一斑。 神户四郎的自杀属于抗争型自杀。这种自杀值得同情但不值得效仿。他的自杀一方面是用最后的手段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另一方面则是用死向强权进行抗争。他的自杀有壮烈的一面,当然也不排除性格脆弱、缺乏坚韧的一面。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