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站在十字路口的日本出版业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08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0 9:38:2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新华08网东京3月19日电(记者蓝建中 报道员王一凡)在日本,出版业不仅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更是“文化立国”国策的主要推行者。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出版业通过“寄销制”、“再贩制”等特有经营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打造了世界闻名的“漫画王国”。但伴随着网络购物和数字化阅读的到来,旧经营方式的弊端也在近些年开始显露。如何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条件下保持行业稳定,寻找新的突破,成为日本出版业眼下的当务之急。 如果要了解日本的出版业,就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书籍的出版。在日本,图书、杂志、漫画和数字出版等领域是一个融会贯通的“大出版”概念。 日本出版业概况 日本现代出版业的兴旺,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开始的。从1960年到1975年,日本出版业每年都保持着两位数增长,此后涨幅虽然减缓,但直到1996年始终保持着匀速发展势头。从1997年开始,日本出版业转入衰退期,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 根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去年发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日本图书和杂志的销售总额为1.87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83日元),同比降幅达3.1%,与1996年最大销售记录的2.66万亿日元减少29.5%。该年度日本新书品种为74714种,但销量突破100万册的仅有5种。同年,日本有110种新创刊的杂志,这是40年来的最低值,停刊的杂志却有216种之多。该研究所分析认为,日本新书品种的增加已到达极限。 日本出版业的流通模式,乍看和中国很像,但在实际运作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日本,出版商不负责图书的发行销售,而是全部委托给几家图书批发商,自己则通过控股的方式,保证对批发商的有效控制。在资金流通环节,日本出版业也有着值得玩味的特点。 日本图书市场的分账方式和中国差不多:制作方70%,销售方30%。具体来说,是作者7%-10%,出版社(包括印刷厂)60%-63%,批发商7%-8%,书店22%-23%。这套分账准则几十年来几乎未变,从原则上保证了所有环节都有足够的利润。 传统分账方式遭到挑战 为了维护这套分账准则有效运行,日本出版业还制定了各项保障制度。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两个很有特色的措施。 第一个措施叫“再贩制”,实质含义是禁止实体书店打折。日本全国共有1.5万多家实体书店,密度非常大,这一数字甚至超出绝大部分图书的首印数,而且还不包括二手书店和漫画网吧。在日本任何一个城市的商业区逛逛,都会发现那里一定是“百步之内必有书店”。占据图书销售主要渠道的书店,必须严格遵守出版社制定的图书定价销售,即便是20年前出版的旧书,只要上架就不能打折。因为有了这一措施作保障,无论印刷和运输成本如何变化,无论国家经济起起伏伏,日本图书价格却可以保持30年始终如一。这对商家、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制度。但在电子出版物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 第二个措施叫“寄贩制”,是批发商的书款预付制度。日本的图书市场虽然庞大,但大型批发商却只有日本图书贩卖株式会社(简称“日贩”)、东京图书贩卖株式会社(简称“东贩”)等少数几家。而这些批发商50%-60%的股份都是掌握在讲谈社、小学馆、角川书店等主要出版商手中的。在这个基础上,批发商除了负责图书流通工作,事实上还承担着另一个角色,它相当于整个出版业的银行。 当一批新书从出版社交给批发商后,批发商会按照整批图书的零售价全额(业内称为“码洋”)支付100%的货款。这样一来,出版社就立刻有了制作下一本书所需的经费。另一方面,图书在书店上架半年之后,书店则可以通过批发商将卖剩的书退还出版社,出版社再将多余的码洋退还批发商即可。这样一来,出版社只要不停地推出新书,理论上就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很多小出版社就是凭借这一模式生存下去的。 但这种把批发商当银行的做法也存在着问题。出版社为了预防退款造成的资金链断裂,就会赶制一些内容质量低劣的垃圾图书,来换取批发商的码洋,从而陷入“码洋越来越多,废品也越来越多”的恶性循环。这实际上是一种寅吃卯粮的行为,1997年后出版业陷入衰退,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大量垃圾图书的码洋和退货款“噎住”了整个出版业的资金流通。 近些年,网络购物和电子图书市场开始兴起,但日本出版业过度依赖批发商的经营模式,使得这个庞大行业在新机遇面前变得“船大难掉头”。作为中小出版社的金库,由大出版社持股的批发商今后将何去何从,是日本出版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