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后海杂忆

作者:文辉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 15:54:3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最近和好朋友聊天得知,当年我在时的后海,如今异常的繁华,尤其是酒吧林立,成为北京又一个小资情调的去处,虽然是小资闲情逸致的好去处,但是消费却异常高企,据朋友说,后海那长长的岸边,摆满了桌椅,但是坐下去,起步价就是500元,当真是贵的离谱,难道小资就是散尽千金买欢吗,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趋之若骛。

真是怀念我在后海的那段日子。简陋的房间和忙碌的工作,我自得其乐,虽然很多朋友认为我是不懂得享受人生。2002年的夏天,我在后海边、鼓楼下租了平房,那是在北京的第一次租房经历,房东是对老年夫妻,北京人的热情尽在其中,也很照顾我。

因为住在后海边上,自然少不了逛逛。第一次,是房东大妈带我去的,那年的夏天北京的天气异常潮湿,被称为桑拿天,许多民工因为没地方洗澡,后海变成了浴场。那种场景,让许多夜晚散步休闲的人尴尬不已,但是也有许多人熟视无睹。第一次逛后海,是在匆忙中打道回府。那时的后海河沿上,零星的散落着几家酒吧和小饭馆,并不兴盛,倒是后海银锭桥边的烤肉季,生意红火得很,银锭观山曾是北京的古景之一,据说站在银锭桥上,能看到北京西山。

紧张的工作让我无暇再去逛后海,每天下班回来,简单地吃完饭,就困得不行了。每天都是忙碌的,而且报社主编逼债似的要稿子,以至于我睡觉都不踏实,甚至梦里还见到主编在催稿,此事在报社曾流传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新人的必修课程。但是我还是要感谢那段"非人"的新手上路的生活。

转眼国庆节快到了,父母也借此机会来北京玩一趟。除了北京的那几个必去之地外,也去了后海,还有后海边上的广济寺。由于当时经济有限,父母不愿意让我多花钱,临走时还给我一些钱,他们玩得也没有我预想的尽兴,这至今是我的一个遗憾。

随后的日子还是那样,工作依然忙碌,但是周末我多了一件事情,就是去广济寺上香。其实广济寺就在后海边上,离我的住处也不过几分钟的路程,但是父母那天去的时候,恰好时间已晚,寺里关门谢客了,以后的日子,忙着去北京的其他地方,也就没顾上了。

父母走时,我说好要替他们还这个心愿。虽然常说佛在心中,但是总觉得许了愿,佛是知道的,不还愿就是失信于佛。于是,我常常周末的早上不曾贪睡,跑到寺里虔诚地上香,也为父母和自己祈愿,但是更多的是种敬畏。记得曾说过我和佛也是有缘的,最好见佛就拜。我相信佛在心中,但是也要常常拂拭自己的心灵。

我住的地方离后海也就不过5分钟的路,出门就是旧鼓楼大街。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以前的主人是协和医院留美回来的博士,当年的排场约略可见,但是它的后人都已风云散去,只剩下2、3户人家。我的房间其实是在院中搭建的非法建筑,大约17平米,有个小小的厨房和后院。后院有棵年头很长的核桃树,秋天的时候经常掉下核桃。在这个小屋里,我还开始了至今颇有眉目的"煮妇"生涯,招待过一起在北京混着的同学。而今,大家都各自成家,在北京不会再有过节的孤寂。中秋夜,我们还赶着跑到人大,在那里的一个餐馆,和其他几位同学聚会,而买单的则是被称为黄金王老五的吴君,他教过我们传播学,又是我们的师兄,当时刚到人大读博。散去的时候,月亮已经悬在空中了,但在霓虹灯的映衬下,城里的月光已经不那么清爽明亮了,总与人有些隔膜。我们还曾抬起头静望它,随后便各自回家了。

那些在平房生活的日子,许多细节现在时常回旋在我的记忆中,年老的标志就是念旧怀想,我才三字出头,呵呵。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