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1990年5月31日,由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率领的访华团曾在人大会堂接受江泽民会见。 中新社发 郑瑞德 摄 |
中新网9月5日电 曾经被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被中国人民称为“人民友好使者”的日本教育家、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在最新一期的香港《紫荆》上发表文章《亚洲的未来与日本的自省》,全文如下:
忠实地讲述“历史”是对未来寄托希望。
在那八月十五日所铭刻下对战争的愤怒、对和平的决心,必须郑重地向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一代讲述和托付。
去年在日本进行过一次社会调查,二十至二十九岁的青年当中,正确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于这一天落幕的人有45%,但在十至十九岁的青少年中,则只有26%答对。这是需要我们严肃面对的一个现实。
在这个调查中,对于“你认为在自己生活的年代中,日本会与其它国家发生战争吗?”的问题,二十至二十九岁的青年有15%回答“会”。十至十九岁的青少年,四人中有一人回答说:“相信将来会体验战争吧!”
对于“历史”与“未来”这两种反应,相互之间并非没有关系,因为,不能正确了解“历史”,也就无法对“未来”抱持正确的展望。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是日本投降之日,同时,也是遭日本军国主义残酷统治的亚洲诸国宣告“解放”的日子。
大多数的日本老百姓,在这一天也都感受到终于“被解放了”。我们家也一样,病榻中的父亲念着被强征入伍的四个孩子的名字,喃喃自语地说:“大家都要回来啊!”
活于现在的日本人,“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应该是我们重新确认誓要建设恒久的和平,为亚洲的安定与繁荣该作出贡献的决心的日子。
日本的军国主义曾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而深刻的苦难,这决非补偿就能抵罪的。正因如此,日本应该以明确的语言与诚实的行动,向亚洲的人们保证不再重蹈过去的过错。若非如此,则难以获得别人从心底的信赖。
真诚地回顾“历史”,率直地表示反省,这决不是“自虐”(译注:日本某些右翼人士近年提出重写历史教科书,将过去承认侵略史实的历史教材称为“自虐史观”。)。反之,这样才是受到他人敬重的“自尊”之道!
“拥有否定交战权的和平宪法”、“不拥有核武器”──这乃日本获得亚洲邻国人民确实信赖的重要条件。没有这两个条件,导致亚洲不安定的因素就会增加,日本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日本从亚洲所获得的恩惠,不知有多少。农耕、汉字、建筑技术、医学、药学、宗教、思想等等,都是从亚洲人民,特别是从“邻居”的中国、朝鲜半岛传来的。
这种恩惠还不止于文学与学术。自古以来,那些带着优秀技术、知识及活力的人才,一代代从亚洲的各地涌来,构筑起日本的基础。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也有必要正视日本与“文化恩人”的亚洲各国之间的深厚缘份!
最近几年来,对“东亚共同体”的关心在日本日益增加。
去年,于吉隆坡召开了首次东亚首脑会议。会议的一大成就,是落实了各国首脑间今后的定期对话,向着设立“东亚共同体”的目标跨进了一步。
在亚洲地区,环境问题、能源问题、防止传染病蔓延等课题关系着“人类的安全”,其范围已超越了国界,需要来自各方的努力。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了加强合作关系的具体机会!
在欧洲,“拥有共同文明”的一体感,曾为该地区的统一提供了基础。
我认为拥有多种多样文化、宗教,以及政治制度的亚洲地区,也具有助长融和的精神土壤。我将之称作为朝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调和为目标的“共生气质”,那就是与他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显示本来的自我的人生观,从对立变成调和,从分裂变成结合,从孤立的“小我”变成多元的“大我”,以这种精神去思考的心态。
为了培养共同的历史认识,也曾尝试编篡通用于亚洲的历史教科书。虽然事实上由于各国的民族主义而面对着种种的困难,但决不可以就此放弃。在欧洲,以担负未来为职志的欧洲青年议会的提案为起端,法国与德国共享的“现代史教科书”终于得以发行,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这样的努力,培养超越国家的意识是可能的。任何国家也会在时代的激流中改变,不变的只有人民,只有“人”。
如果俯瞰历史,就可以发现发动战争的人往往是权力者,以及煽动对立、企图扩大私有利益的势力,这是不争的史实。然而,在战争中无辜牺牲的却常常是老百姓。
因此,大家都渴望克服与超越这种“本国”对“外国”的对立形态,改为站于“权力的魔性”对“民众”对决的新观点,这可以称为“民众团结的世界观”。
从“国益”为中心转变为以“民益”为中心的世界,那也是今后世界所应走的方向。我确信,作为亚洲人的我们,能向全世界显示出人类的新模范。
最重要的是将民众的心牢固地联系起来,重重相迭地架起友情之桥、信义之桥。活跃在未来的青年朋友之间的交流尤其重要,“悠悠万事,以此为大”。年轻的亚洲人民、世界市民的同心携手,才会筑成阻挡战争灾难的防波堤。
在人们共同居住的地方,形形色色的对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立”并不等同于“战争”,“有对立”就是“有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正是集合当世的睿智,共商良策的契机。我们应摒弃对峙,一道朝往“未来”这个相同的方向,将抚育青年作为共同的目的。
纵使语言、文化、民族、宗教各有不同,但我们大家都共同拥有“未来”,那是各国年轻一代携手向前的“未来”。(孙立川 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