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松尾芭蕉:你就是俳句,就是日本诗的代名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京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3-1 21:11:1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俳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在全球范围获得颇高的知名度,知道俳句的人不在少数,但仔细体味者则恐怕不多。尤其是这样一个速度、效率为上的社会,似乎不太适合欣赏需要仔细品味与刹那间领悟力的俳句。但也正因此,包括俳句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反在当下体现出其特殊属性,有着别的东西难以起到的作用。


俳句与中国古诗联系密切,受汉诗绝句影响很大,但在日本逐渐发展、成形后,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当今的不少诗歌大师对俳句都很推崇,从中受益。而说到俳句,不得不说的人物当属松尾芭蕉。近期,其俳句精选集《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由台湾著名诗人陈黎和其夫人张芬龄翻译出版,是松尾芭蕉首部简体俳句精选集。



松尾芭蕉,日本德川时代的俳句大师,有日本“俳圣”之誉,被芥川龙之介称为“《万叶集》以后的最大诗人”。日本美学中最著名的“枯淡、闲寂、轻妙”概念正是源自芭蕉。芭蕉的俳句上承日本和歌与中国诗文的古典传统,融汇人生即旅、诸行无常的存在哲学,在其手中,古典俳句艺术被推至最高峰。所创蕉门蕉风,影响深远,不仅在日本历久不衰,而且影响遍及世界各地。


或许是因国内对松尾芭蕉的介绍相对有限,在本书译者序中,两位译者用一万字的篇幅介绍了松尾芭蕉的人生经历、写作特点、思想观念、受到的影响等,可说是一篇对松尾芭蕉比较全面的介绍。在序言中,两位译者用明晰,甚至活泼的文字,分八小节,对松尾芭蕉进行了介绍,读来有趣且内容坚实。经出版社授权,我们刊发此部分序言


(其中四节)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作者: [日]松尾芭蕉;译者: 陈黎、张芬龄;版本: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3月)


《八叫芭蕉》


(节选)


陈黎 张芬龄


一、他们叫你“俳圣”!


你的名字叫芭蕉,而他们叫你“俳圣”!


一如你所仰慕的唐朝诗人杜甫被中国人称为“诗圣”——中国诗歌之霸,被称为“俳圣”的你,是日本诗歌/俳句之霸,而且因为俳句——Haiku——国际化后的传播效应,你与俳句在全球各地的知名度居高不下。对于世人,你就是俳句,就是日本诗的代名词。


由单独一人统领某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风骚,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在西方世界,我们或可说戏剧有莎士比亚、雕刻有米开朗琪罗,以一当千万,巍巍然屹立古今,但音乐起码有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鼎足,难分高下,绘画从乔托到达·芬奇到毕加索,不同时代各见巨匠奇姿,小说、西方诗歌和新起的摄影、电影、时尚各类大师更是多不胜数。然而,说到俳句,你——松尾芭蕉


(1644—1694)


——却一方独霸。与谢芜村


(1716—1783)


和小林一茶


(1763—1827)


可算是排名二、三之间的银牌级俳句大师,但鲜有批评家不视你为遥遥领先的金牌得主。你的魅力何在?何以在日本美学和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


最简单的说法是你生得其时,崛起于民智渐开、文化蒸蒸日上、方施行“锁国政策”的江户幕府时代——一个和平、自足的新日本。当时“俳谐”


(俳句)


两大门派——坚持传统、注重诗歌规则、依循古典的“贞门派”,以及滑稽诙谐、追求清新奇巧、不拘形式的“谈林派”——先后由盛而衰,社会上酝酿着一股氛围:期盼出现某种诗歌形式,某种新俳风,让有心的平民百姓皆能读之、写之,借以描写繁荣的城市生活,表达新兴市民内心感受。而你,松尾芭蕉,简直就是天才,出现得恰逢其时,将因过于追求诙谐而渐流于戏谑、卑俗之窘境的俳句,提升至具有丰厚洞察力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最重要的是,你的题材、风格多彩多姿,且言之有物,怀抱“风雅之诚”,诗之趣味与生之况味并容,禅机与生机兼具,力求不断翻新、超越。


如果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典藏名画无数的卢浮宫博物馆镇馆之宝或logo的话,那么你那首1686年所写、如今举世闻名的俳句“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


(古池——/青蛙跃进:/水之音)


里的青蛙,应该就是被称为“俳圣”的你的logo,你的吉祥物了。


或者说——所有俳句的logo、吉祥物!



将松尾芭蕉七部集《冬之日》动画化的《冬日》(2002)画面。


二、你叫自己“松尾桃青俳谐屋”主


二十九岁


(1672)


时,你由家乡伊贺上野往江户


(东京)


发展,开始收纳门徒,自立门户。呼应诗仙“李白”之名,你改俳号为“桃青”,于1678年取得“俳谐宗匠”资格。1679年,三十六岁的你写了一首新春俳句,作为“松尾桃青俳谐屋”创业宣言:“発句也松尾桃青宿の春”


(以此俳句/迎我松尾桃青屋/俳谐之春!)


。你日文原诗中的“发句”,就是你死后两世纪,在明治时代,被公认为排名第四的铜牌俳句大师正冈子规


(1868—1912)


所命名的“俳句”。他是极少数敢非议你金牌地位的俳句运动员。他居然批评你“玉石混淆”,说你所作千首俳句,“过半恶句、拙句”,仅五分之一


(“二百余首”)


属佳作,寥若晨星。正冈子规自己一生写了约一万八千首俳句,依他自己标准检视他,敢称能有千首佳句吗?打击率难及0.5成,敢议论你高达两成的巨炮实力?真是自我打脸......我相信他是“口非心是”的你的另类粉丝。他应该认得不少汉字,可以算算这本《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一共收了几首我们觉得值得中译的芭蕉俳句——起码有三百四十六首呢!


本书依写作年份,顺序选译你的诗作,姑且先以三两千字呈现你生平大要,方便读者随意入你“屋”逛逛:


松尾芭蕉,出生于宽永二十一年


(1644)


,是伊贺上野


(今三重县上野市)


松尾与左卫门的次男。幼名金作,又称藤七郎、甚七郎、忠右卫门,名宗房。上有一兄一姊,下有三个妹妹。父亲属土豪后代、无给的“无足人”


(无田邑的低层武士)


阶级。明历二年


(1656)


十三岁时,父亲过世。宽文二年


(1662)


,芭蕉出仕伊贺武士藤堂新七郎家,担任其嗣子藤堂良忠之近侍与伴读学友,可能有机会随良忠接触高阶武士养成教育须读的汉诗文与《源氏物语》《伊势物语》等,但不确定。良忠俳号“蝉吟”,尝从“贞门派”俳人北村季吟习俳谐。十九岁的芭蕉写了他第一首俳句,题为“廿九日立春”——“春やこし年や行けん小晦日”


(是春到,或者/旧岁去——这恰逢/立春的小晦日?)


,以“宗房”两字为俳号。良忠于宽文六年


(1666)


去世,二十三岁的芭蕉辞别藤堂家,此后五、六年间消息不明,据说时往京都习禅、修业、游学,其间可能对老庄之学,李、杜、寒山、黄山谷之诗有所涉猎,日后行脚


(旅)


四方之精神应即萌芽于此阶段。宽文十二年


(1672)


一月,芭蕉编辑了一本伊贺俳人的诗选《貝おほひ》


(《覆贝》)


,呈献给伊贺上野菅原神社。二月,二十九岁的芭蕉来到江户发展,感染了新起的重谐趣、机智的“谈林派”俳风。延宝二年


(1674)


,十四岁的宝井其角入芭蕉门,成为芭蕉第一位弟子。京都的北村季吟送给了芭蕉一本俳谐秘籍《埋木》。三十一岁的芭蕉,约在此时开始与其情人寿贞同居于江户。延宝三年


(1675)


,改俳号为“桃青”,向李白致敬。松仓岚兰、服部岚雪、杉山杉风等弟子于此年入门,芭蕉逐渐奠定了他在江户俳坛的基础。


延宝四年


(1676)


回伊贺上野,带十六岁外甥桃印


(其姊之子)


到江户同住,并出版与俳友山口素堂


(1642—1716)


合著的《江户两吟集》。有说芭蕉在江户期间做过“书役”


(抄写员)


工作,也有说他投身水道修凿之事。延宝六年


(1678)


,芭蕉确立了其“俳谐宗匠”之地位,于翌年新春意气风发吟诗迎接“松尾桃青屋”时代之到来。


延宝八年


(1680)


是芭蕉生命中关键的一年。入冬后,芭蕉毅然告别市区,移往江户郊外深川隅田川畔的草庵隐居,借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取名“泊船堂”。三十七岁的芭蕉一生在此有了大转折:他简朴生活,潜心俳艺,诗风逐渐转向闲寂、素简、冷冽。延宝九年


(1681)


春,芭蕉门人李下赠其芭蕉一株,植于深川草庵庭中,后叶茂掩庭,芭蕉遂将草庵改称“芭蕉庵”。芭蕉与附近临川庵佛顶和尚相往来,拜其为师学禅,庄子、杜甫影响益见明显,俳风不时流露汉文、汉诗调。天和二年


(1682)


,俳号由“桃青”转为“芭蕉”。十二月,江户大火,芭蕉庵烧毁,往甲斐寄居于高山传右卫门住处。翌年五月回江户。六月,母亲逝世于家乡伊贺上野。得门人、好友赞助,入冬后迁入于深川元番所森田惣左卫门住处兴建的“第二次”


(第二间)


芭蕉庵。在其角于此年编成的第一本以蕉门为主的俳谐集《虚栗》跋文中,芭蕉说此书其味来自“李、杜的心酒”“寒山的法粥”、西行


(1118—1190)


的短歌,以及白居易之诗。蕉风、蕉味于此略可闻之,而芭蕉以一俳谐之“诚”贯之。


贞享元年


(1684)


八月中旬,四十一岁的芭蕉由门人苗村千里陪同,由江户启程进行其《野曝纪行》之旅,沿东海道到伊势,回家乡伊贺,往吉野、大垣、尾张、名古屋——在名古屋,芭蕉与冈田野水、山本荷兮、加藤重五、坪井杜国、小池正平等合咏成“尾张五歌仙”连句集《冬之日》,告别“谈林派”趣味,确立俳坛“蕉风”,创造了俳谐的新地平线。向井去来经其角介绍成为芭蕉弟子。年末芭蕉再度回乡,后历奈良、京都、大津、热田、名古屋等地,于贞享二年


(1685)


四月底回到江户,前后九个月。《野曝纪行》是芭蕉最早的


(散文中置入俳句的)


“俳谐纪行文”,完成于贞享二年下半年。当年另有越智越人、河合曾良等弟子入门。贞享四年


(1687)


八月,芭蕉与曾良、宗波同赴常陆国鹿岛赏月,后写成纪行文《鹿岛纪行》。十月,芭蕉从芭蕉庵出发,开始其极动人的《笈之小文》之旅,经尾张到伊贺,回上野故里过年,翌年(1688)与杜国(万菊丸)同往吉野、高野、和歌浦、奈良、大阪、须磨、明石等地,四月至京都,结束《笈之小文》旅程。收凡兆与羽红夫妻为弟子。六月,芭蕉从大津经美浓、岐阜到尾张,游历名古屋、热田、鸣海等地。八月,与弟子越人经木曾往更科姨舍山赏月,于十五日抵达,停留四夜后于月底返回江户,是为其《更科纪行》之旅。


芭蕉的纪行文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当属《奥之细道》一书。芭蕉于元禄二年


(1689)


三月二十七日从江户芭蕉庵出发,由门人曾良伴随,开始其历时五个多月、长达二千四百公里的《奥之细道》


(奥羽北陆)


之旅,一路行经日光、黑羽、白河关、松岛、平泉、尿前关、尾花泽、出羽三山、酒田、象舄、出云崎、市振关、金泽、小松、福井、敦贺等地,至同年九月六日离开大垣结束全程。此书各章散文诸段落间,出现了五十余首芭蕉的俳句以及十首曾良的诗,真是俳文并茂的丰美之作。


元禄三年


(1690)


四月至七月,芭蕉入住国分山幻住庵,后写成《幻住庵记》一文。七月下旬离开幻住庵,移居膳所义仲寺无名庵,至九月下旬。元禄四年


(1691)


四月,入住京都嵯峨去来的别墅“落柿舎”,至五月四日,写成《嵯峨日记》。七月,去来与凡兆合编之诗集《猿蓑》出版,展现芭蕉与门人圆熟的诗境,被视为蕉风艺术的高峰。十月底回到江户,借住于橘町彦右卫门家。元禄五年


(1692)


五月中旬,自橘町移居至曾良、杉风等门人出资于深川旧芭蕉庵附近新建的


(第三次)


芭蕉庵。八月,移芭蕉树至新庭,完成《移芭蕉词》一文。


元禄六年


(1693)


三月下旬,外甥桃印病逝芭蕉庵,令五十岁的芭蕉甚为悲痛。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闭关一个月,作《闭关说》一文。元禄七年


(1694)


四月,完成《奥之细道》一书之写作,由柏木素龙帮忙誊清。五月,与寿贞之子次郎兵卫从江户启程返乡,曾良随行,为此生最后一次旅行。经岛田、鸣海、名古屋、伊势等地,于月底回到伊贺上野。停留至闰五月中旬,又往大津、膳所、京都等地。六月八日,在京都接获昔日情人寿贞在芭蕉庵病逝之讯息。七月中旬又返故里,盂兰盆会上写下追念寿贞之委婉、深情诗句——“数ならぬ身とな思ひそ玉祭”


(盂兰盆节亡灵祭——/绝不要以为你是/微不足道之身......)


。九月九日至大阪,次日晚上恶寒、头痛发作。之后仍抱病与弟子相见、出席俳会,病情日益恶化。十月八日旅次病榻上吟出此辞世之诗——“旅に病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回る”


(羁旅病缠:/梦如黑胶片,回旋/于枯野唱盘)


。十二日,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由宗房、桃青,至芭蕉,你的俳谐屋不只立在芭蕉庵,它们遍布、回旋于你行过的每一条路上,仿佛若有声。


三、叫你“歌仙”之仙


与你、与此书有关的“歌仙”,有两个意思。其一是和歌大师,善吟和歌


(或称短歌)


者。本书第291首俳句,你诗题“小町之歌”里的那位


(小野)


小町,就是《古今和歌集》序文中论及的“六歌仙”之一。她也是“三十六歌仙”之一,“女房三十六歌仙”之首。在我们这本书里还出现了两首你写小町的诗句,一首是十四音节的连歌付句“浮世の果ては皆小町なり”


(浮生尽头皆小町)


,一首是十七音节俳句“名月や海に向かへば七小町”


(圆月当空——/奔流入海/七小町......)


——她是伟大诗人


(歌仙)


,又是惊为天人的绝世美女


(仙女)


,据说晚年沦为老丑乞丐。你赞其美,又叹世间美之短暂、迅逝——月涌大江流,海盗七小町......叫你“歌仙”,就仿佛叫你“诗仙”“诗圣”——厉害了,芭蕉!


“歌仙”另一个意思是,以三十六句构成的一种“连句”。俳谐“连句”以发句


(5-7-5、十七音节,称长句或前句)


起头,继之以胁句


(7-7、十四音节,称短句或付句)


,然后再轮番附和以长句与短句,三十六句即连为一卷“歌仙”。你1684年在名古屋与杜国等人合咏,为“蕉风”插旗、挂牌的那本“尾张五歌仙”《冬之日》,就是由五卷“歌仙”构成的连句集。“歌仙”是俳坛蕉风吹起之后的连句主流,推波助澜,蔚为胜景,你是蕉风的锋头/风头,当然要叫你“歌仙”之仙了。


那你写的俳


(谐之)


句,和“歌仙”小野小町所写的和歌、短歌有关吗?我们打开小天窗,为读者说一下亮话——


俳句与短歌同属日本最盛行的传统诗歌形式。短歌由5-7-5-7-7、三十一音节构成,亦称和歌。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选集《万叶集》


(约759年)


收录了四千五百首诗,其中有百分之九十采用短歌的形式;第二古老的诗选《古今和歌集》里的一千一百首诗作中,只有九首不是短歌。俳句则是由5-7-5、十七音节构成的


(可能是世界上为大家所知的最短的)


诗歌类型。5-7-5,恰好是5-7-5-7-7的前面部分,两者同一家族吗?俳句的前身是短歌吗?


《万叶集》里除了短歌外,另有长歌


(5-7-5-7...5-7-7)


、旋头歌


(5-7-7-5-7-7)


、佛足石歌


(5-7-5-7-7-7)


、短连歌


(5-7-5/7-7)


等歌体,而在第八卷里恰好有全集唯一的一首由5-7-5“长句”和7-7“短句”两句构成的“短连歌”


(亦称“二人连歌”)


,作者是一女尼与大伴家持——“佐保川の/水をせき上げて/植ゑし田を[尼])/刈る早稲は/ひとりなるべし[大伴家持]”


(引佐保川/之水啊,来/种田——[尼]/新米做成饭,/只够一人餐[大伴家持])


。把女尼所作的此“短连歌”前半


(5-7-5、十七音节)


单独取出,刚好就是一首俳句的样子。


“短连歌”之后,在平安时代末期发展出一种名为“锁连歌”


(长连歌)


的连歌形式


(5-7-5/7-7/5-7-5/7-7...)


,可由多人接力连咏,以咏满百句为度,但也有千句或更长者。和后来的“连句”一样,“长连歌”第一句


(5-7-5)


称为发句,第二句


(7-7)


称为胁句——而“发句”是一首长连歌中唯一具有独立价值的,因为第二句后之句都必须照应、敷衍前面之句。到了室町时代


(1336—1573)


,长连歌变得十分流行,规则益加复杂,内容也渐趋严肃,于是一种企图摆脱严谨格律,寻求以平易口语表现滑稽、诙谐之趣的“俳谐连歌”


(江户时代称“连句”)


应运而生。后来山崎宗鉴


(1465—1540)


、荒木田守武


(1473—1549)


等杰出诗人,将俳谐连歌中的“发句”独立出来吟咏,形成了最早的俳句。等到明治二十年代


(1890年代)


,正冈子规以“俳谐之句”的简称——“俳句”——命名独立出来的“发句”,俳句就成为世人所知、所爱的独特日本文学类型了。


俳句一般虽由5-7-5、十七音节构成,但也有例外:音节过多者称“字余”、过少者称“字不足”,或者虽具十七音节,却不依5-7-5之律,皆属有违常规之“破调”句。一首俳句通常须含表示季节之“季语


”(若无则称“杂句”或“无季”;有两个以上季语则称“季重”;有不同季的季语则称“季违”)


,且须使用“切字”


(标点符号般,用以断句、咏叹或调整语调之助词、助动词、语气词)


。如果全不理会这些要求,那就算“自由律”、自由俳句了!


“歌仙”之仙啊,读你的俳句,也颇有一些飘飘欲仙、自由、破格处呢!



日本东京深川芭蕉庵遗址。


四、叫你永远的芭蕉庵主


听起来有点秘密帮派帮主的派头。芭蕉庵。


虽然只是简陋草屋,谁叫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深川隅田川畔建构了传奇的芭蕉庵——“削杉木为柱颇清,编竹枝为门以安,围以芦苇之篱,朝南面池,犹如水楼......”当然还有不插电,免收电费,几日明、几日淡的水月与镜花。第一回在1681年揭牌。第二回在1683年。第三回在1692年。你有一首俳句,推测为第二次建芭蕉庵后所写——“此寺啊/满植芭蕉之/庭园哟”


(この寺は庭一盃のばせを哉)(340首)


。你日文原诗里的“一盃”意思为满满或许多,但乍看诗中那些汉字,还以为你在芭蕉庵庭园办了一次世界杯或什么杯的比赛。你的草庵虽已验收完成,入住无虞,但你这首诗似有偷工减料、未完成之感——才张口对自己的草寺略略自得地呼喊了一声,诗就断了......才第一期完工呢!


吾人此虑或属多余,因为这满植芭蕉的庭园与其说是立在地上,不如说是立在稿纸上。这是你诗艺的芭蕉园、言之寺。在十七音节宽窄的空间反复建构一重重五堂七堂伽蓝八重樱,无忧台风、地震。


1990年诺贝尔奖得主、墨西哥诗人帕斯


(Octavio Paz,1914—1998)


曾于1984年偕妻至隅田川畔访芭蕉庵,以5-7-5音节的俳句形式,写成一组六首的《芭蕉庵》,向你、向我们秘密的帮主/永远的庵主、向诗致敬——“整个世界嵌/入十七个音节中:/你在此草庵”;“以清风做成,/在松树林与岩石/之间,诗涌出”;“元音与子音,/子音与元音的交/织:世界之屋”;“数百年之骨,/愁苦化成岩石,山:/此际轻飘飘”。此寺啊,满植芭蕉之庭园哟......言之寺。这是千首俳句构成的诗神之庙,俳圣之寺,以简驭繁、举重若轻的葫芦——“我所有者唯一/葫芦——我/轻飘飘的世界”


(107首)


,自身俱足的小宇宙......


(2018年10月 台湾花莲)


作者:陈黎 张芬龄


导语作者:张不退


校对:薛京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