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震灾后文学”,纪实与告慰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3-25 15:29:5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洋】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4日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3日中午,福岛已经累计有1160栋建筑在16日发生的7.4级强震中受损。这是继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后又一次强震。由于日本地震频发,很多日本作家将地震灾害作为创作的重要题材。“震灾后文学”最初是指地震灾害后的文学作品,通过它们的记录或描述,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展现日本人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东日本大地震至今,日本出现一大批以地震灾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所以该词现在主要指东日本大地震后的文学作品。

日本“震灾后文学”由来已久,早在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就出现了相关的文学作品。成书于1212年、被誉为“古典日本三大随笔”之一的《方丈记》(另外两部为《徒然草》和《枕草子》)可以说是日本“震灾后文学”的代表作。《方丈记》全书共13节,作者鸭长明以生动的笔墨,描述了1177年至1185年短短8年间发生的“安元大火”“治承飓风”“福原迁都”“养和饥馑”和“元历大地震”,它们被日本人称为“五大灾厄”。比如,鸭长明在《方丈记》中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描述他所经历的1185年地震见闻——山岭崩裂,填满了江河;海涌上来,淹没了大地。在首都,所有的寺庙、寺院、宝塔和陵墓中,没有一座完好无损,而那些跑出去的人却发现大地在“打着哈欠”。

《方丈记》作为日本“震灾后文学”的代表作流传了几个世纪,并成为日本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方丈记》之后,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地震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影响力不够大。而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以作者本人对地震的经历、感触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密集问世,涌现出很多既获得日本文学界好评,又获得市场肯定的佳作,由此形成“震灾后文学”。有的作品是为了告慰逝者,有的是为了记录灾难,还有的是为了唤起社会关注等。

2013年出版的《想象广播》是一部告慰东日本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者的文学作品。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主人公芥川冬助是一名广播DJ,他拥有一种特殊能力,就是把人们的“想象力”当作电波,从而传递自己的声音。芥川主持的节目受到无数听众的欢迎,他们有的在田间地头,有的被困在酒店出不来,有的听众好像在海水里待着,有的则一直在堵车……但实际上,不论是芥川,还是这些听众都已经因地震而死亡——在田间地头听广播的人,是因为整个村子都已陷落;在酒店找不到出口的人,其实是因酒店已被地震破坏得面目全非;在海里的听众,是因海啸葬身大海;堵车的人,是因所有开着车的司机都已经去世……

《想象广播》的作者伊藤正幸是日本著名的音乐人、演员和作家。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他第一时间前往灾区做志愿者,在这期间,见到了种种惨烈的情景,听到了一些“逝者的声音”。该小说因为承载了作者对人类的深厚爱意,广受好评。《朝日新闻》评价称,《想象广播》生动地捕捉到我们这个时代在悲观和乐观之间撕裂的情绪。

2014年出版的《献灯使》是一部有趣又沉重的反乌托邦小说,主要描写遭受大地震等大灾难的日本闭关锁国,网络全部消失,生活受限。在核辐射的影响下,老人活过百岁依然身体健康,而孩子们却连上学的体力都没有。曾爷爷义郎年过百岁,对身体极度衰弱的曾孙子无名担心不已,但无名却被选为“献灯使”,即将被秘密派往印度。按照日文发音,“献灯使”与“遣唐使”的发音相同,所谓“献灯使”是指为日本发展而被秘密派往海外的孩子们。他们前往大陆(这里特指印度)学习与交流,以结束日本锁国状态。《献灯使》将灾后的日本描绘成危机重重的荒诞世界,表达对日本未来的担忧。

此外,垣谷美雨的《避难所》聚焦大地震后生活在临时避难所里人们的绝望与不安;天童荒太的《月夜潜水员》讲述的是一名在地震海啸中失去亲人的潜水教练,受地震幸存者家属委托,在太平洋海域非法打捞失踪人员遗物;沼田真佑的《影里》则讲述地震幸存者痛失亲人并坚强生活的故事。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之所以涌现出一大批“震灾后文学”,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告慰逝者;一方面是为了对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行直接记录,为研究灾害提供一手资料,也可以作为公共记忆传承,成为未来人们回忆或审视灾难的依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