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作品鉴赏 >> 正文

《男人四十》:四十亦惑

作者:董炳月  来源:中华读书网   更新:2005-6-5 6:07: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男人四十》是日本人写的,写给日本人看的。现在,它的中译本也出版了。该书日文版的书名是《四十岁からのサバイバル心理学》。サバイバル为英文survival的日语片假名写法,意为幸存、残存、生存,因此书名若直译为中文当为“四十岁之后的生存心理学”。译为“男人四十”倒是简洁明了。这个译语将“男人”推到前台———该书本是为年过四十的男人而写,“四十”则暗示出这个年龄的男士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生理、心理状态。当然,有得亦有失,survival一词在中文版书名中没有出现,该词所体现的悲壮、苍凉之感亦随之消失。 

     如书名所示,该书是为四十岁之后的男人撰写的“人生读本”。本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过不惑的日本男士们尚须别人来指导,说明他们依然处于“惑”之中。“惑”首先起因于人类寿命的延长。按照该书的计算方法,现在的四十岁仅相当于三十年前的二十五、六岁或者二十八岁。二十五、六岁距“而立”尚差着四、五年,距“不惑”则差得更远。确实,孔子时代是“人过七十古来稀”,而现在日本百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三万,老黄历自然翻不得。著者明言∶“‘四十不惑’已成为历史”,“四十多岁的人只要摆正观念,不以长者自居,人生观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能够充满信心,迎接生命的挑战。既然今时不同于往日,即便有些少年的轻狂也不为过”。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也使年过四十的男士们依然面对着许多未知。应了那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惑”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生存状态。“男人四十”转换成更为中国化的说法,就是“人到中年”,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终日背负重担,疲于奔命于家庭和职场之间,直面许多问题,没有认识自我与外在世界的余裕,“惑”即在所难免。 

     该书著者和田秀树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现在却一只脚跨出医学领地,探讨起社会心理问题来了。小医医病人,大医医天下。和田的改行意义不小。医生的手术刀本来锋利无比,一旦转向社会,自然一刀见血。日本似乎具有医生当作家的传统。与夏目漱石比肩的大文豪森鸥外(1862-1922)本是陆军军医,大作家加藤周一是医学博士,以《失乐园》闻名于世的渡边淳一也是医生。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鲁迅、郭沫若均为弃医从文之人。当和田秀树作为医生面对社会的时候,社会变成了一个病例。他从1965年之前出生的日本人中发现了众多“躁狂型抑郁症”患者,从1965后出生的日本人中发现了众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此类概括中,社会学与医学的界限消失了。以此为基础,和田从就业、上下级关系、知识结构、子女教育、夫妻关系、老人看护等不同方面为年过四十的男病人们开出药方,以满足男士们的解惑之需。 

     日本一般被视为男性社会,其实并不尽然。准确地说,日本是个“男性工作的社会”。一般日本家庭的财政大权、子女教育权是掌握在家庭主妇手中。据说,在工资发放方式由领取现金改为通过银行划入账户之前,日本男人们领了装工资的信封不得打开,须原封不动地拿回家交给妻子,零花钱也要从妻子处领取。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来,日本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日本男人三个妈”之说就是好佐证。三个妈一个是生身之母,一个是妻子———在日本已婚并育有子女的男士在家中对妻子的称呼是“妈妈”,另一个就是小酒馆或者色情场所的老板娘———“妈妈桑”。处于三个妈妈的呵护和管束之下,日本男士看上去自然难免像是十二岁的少年(麦克·阿瑟语)。在当代日本社会,男人其实很不容易。《寅次郎的故事》是中国人熟知的日本系列影片,其实该片的总名称直译为中文就是“男人好辛苦”(或者“男人不容易”)。工作起来像工蜂、像牛,忍辱负重、过劳死、自杀,在家中的地位不过是“大个儿垃圾”。享受生活的是女性,花道、茶道、俳句、钢琴,优雅自如。在近年日本出现的“成田离婚”或者“老年离婚”中,男性都是受害者。新婚旅行去海外,新娘发现新郎知识贫乏且无情趣,于是归国途中在成田机场下了飞机便要求离婚(连回到家都等不及了)。辛劳大半生、退休之后因自己除了工作一无所长,难讨妻子的欢心,被妻子抛弃,是“老年离婚”的原因之一。对于这样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日本男士们来说,和田秀树的《男人四十》自然是必要的。不过,《男人四十》的局限性也一目了然。它仅仅是在承认日本当代社会男女秩序的前提下教男人们如何做个好男人,而不是重新确立男人在日本社会体系中的位置。从这个角度看,和田是“谋杀”男士的日本社会的共谋者。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男人四十》首先是认识日本社会的窗口。从日本男士的病征可以了解日本社会的躯体。不仅如此,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中国男士来说,《男人四十》也有“人生读本”的意义。四十岁的男人面临着不少超越国界的共同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日本社会已经发生的某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同样会在中国发生,或者已经在中国发生。现在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与1965年的日本很相似。事实上,“四十岁”的问题在中国已经被从不同的侧面提出。招聘广告中常见的“三十五岁以下”这一条件暗示出对“四十岁”的排斥与歧视,“四十岁之前拿命换钱,四十岁之后拿钱买命”的俗说则在提醒“四十岁”之前或之后的人们摆正财富与生命的关系。例行体检中四十岁以上的人士也是重点检查对象。但是,身体健康固然重要,心理和精神健康也许更重要。可惜现在似乎只有“体检”而无“心检”。在“心检”制度没有确立之前,《男人四十》倒是可以作为“心检”的一面镜子。 

     《男人四十》[日]和田秀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作品:

  • 下一篇作品: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作品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媒推荐七部日本轻小说入门作

    日本明治时代可以靠写作维生吗

    林少华:村上春树审视的主题依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芥川龙之介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因患前列

    日本《产经新闻》闹乌龙称村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