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和高校时代
一九一二年,日本明治四十五年,这年也就是大正元年,康成十四岁,小学毕业之后,考入大阪府立茨木中学,因为离家较远,往返通学的关系,所以身体比以前好些了。小学的时候,他曾立志作画家,中学时代又立志作小说家。翌年十五岁,他把自己写的新诗和作文搜订在一起名为《谷堂集》。康成十六岁(一九一四年),祖父以七五高龄于五月二十四日又驾鹤归真。至今,康成完全变成了孤儿。一九二五年所发表《十六岁的日记》(原名《十七岁的日记》)就是在照顾祖父患病时所写下来的日记。《拾骨灰》一文(一九四九年发表),据说也是这个时期写成的。祖父死了以后,康成暂时寄居在丰里村的舅舅黑田秀太郎的家中,每日从吹田乘火车跑到茨木学校通学,到十七岁的一月,才搬到茂木中学的宿舍去住,一直到毕业都是住在宿舍里。这时康成喜欢读武者小路实写的作品,并喜爱《源氏物语》,《枕草子》等日本古典。十八岁中学五年级(战前日本旧制中学修学年限共五年),曾作过宿舍的室长,与同室的少年发生过同性相爱,这时他常写些短文在茨木町刊行的地方小报《京阪新闻》发表,有《H中尉》、《淡雪之夜》、《紫色的茶碗》、《月见草开放的夜晚》、《电报》,《自由主义的真义》、《寄自青叶窗》、《给少女》、《永劫的行者》等。为了追念他的英文老师仓崎仁一郎先生的逝世,曾写了一篇《肩抗着老师的灵柩》在石丸梧平所主编的杂志《团乐》发表,本文后来又改名为《仓木先生的丧仪》,曾在昭和二年的《君王》杂志发表。十九岁,一九一七年三月茨木中学毕业,去东京寄住在浅草藏前的叔母家中,同年考入第一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及专科学校之间,因为那时的日本中学为五年制),同班同学之中有石浜金作,酒井真人,铃木彦次郎、守随宪治、池田虎雄等,都是日本一时俊彦。这时认识了南部修太郎,对志贺直哉、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非常爱读。三年间的高等学校生活,也是住在学校宿舍里过的。二十岁,他曾一个人去伊豆旅行,邂逅到当时在乡下各地流浪的小演艺团,就是后来他的成名作《伊豆小歌女》的故事中心,也是他后来恋恋难忘的。这之后,他常常独自去伊豆汤岛。后来并曾在那里定居过一个时期。二十一岁,他在一高校友会杂志上发表了《千代》一文,后来他又曾迭次提到这篇作品,是在他的高校生活之中颇值得纪念且又牵连到他的爱情关系的。这时他 经由池田虎雄的介绍与金东光相识。翌年一九二零年,一高毕业,结束了中等教育的阶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