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其他 >> 正文

日本人喜欢白居易,看来只喜欢他的一部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21-1-31 11:27:12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原创 陈舜臣 中国画报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陈舜臣随笔16个


中国经典著作的一个特征是普通人经过一般的努力便可读懂。


这里说的普通人,不仅指中国人,还包括依靠颠倒符号(注:指日本训读汉文时在汉字左下角标注的符号)或者通过训读汉文把汉语作为日语来读的人。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典著作传统几乎没有断绝的缘故。


其他地区的经典著作则未必如此。比如,一个普通人能否经过一般的努力读懂古希腊经典或许就成了问题,更何况古埃及的圣书体和现代阿拉伯字母之间存在着过大的隔阂。


此外,汉字是表意文字,虽发音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记载下来的经典著作几乎原封不动地流传到现代。


魏文帝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他跟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纵横沙场。据说军费不足时曹操便下令挖掘坟墓来填补财政亏空。


(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


——《文选·檄》


亲眼见过这种场面的曹丕深知“不朽之盛事”有多么困难。不论帝王贵胄生前衣饰多么华美,死后也不过落得曝尸在外、金银财宝被劫一空的下场。



▲曹丕


与之相比,留传下来的文章则会永垂不朽、一往如初。


日本把认识汉字当作一种修养,直到明治初期,男子大多用汉文来明志。


西乡隆盛在一首言志汉诗中写道:“不为儿孙买美田。”或许是因为他想起了《后汉书》中庞公说给子孙留下遗产就是留下危险的故事。


明治以前,“诗”即汉诗,“歌”即和歌。如果说诗歌是日本人文艺的核心,那么汉诗背后的中国故事便是中日两国文人共有的东西。明治时代以来,这种共享状况则日渐解体。


松尾芭蕉曾说他品尝过李杜的心酒,并坦露了他的倾慕之情,但白居易对日本文人的影响远远大于李杜二人。


白居易在世时,他的著作便传入了日本。《枕草子》中说:“文是《文集》《文选》,文章博士所做的申文。”仅说《文集》二字就意味着是白居易的作品《白氏文集》,可见他的文章深受人们喜爱。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白氏文集古抄残卷》


虽说中日共享了经典著作,但日本是根据颠倒符号阅读的,障碍颇多。就这一点而言,白居易的文章浅显易懂,而且像《长恨歌》《琵琶行》那样的长诗具有故事性,更易于理解。


江户时代的室鸠巢曾指出,中国的诗歌自古晦涩难懂,日本人难以理解,唯独白居易的作品简明易懂,因此平安时代十分流行。


浅显易懂并不是白居易的诗深受日本人欢迎的唯一原因。即便出自同一位作者之笔,同样浅显易懂,白居易也有不易被接受的作品。


白居易给友人元稹的诗中,把自己的作品分为“讽喻”“闲适”“感伤”三类,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讽喻”。然而,正是这些讽喻诗,最不受日本人欢迎,很少有人读。


如《诗经》序中所云:“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讽喻诗就是为了将百姓从痛苦中拯救出来,替他们说出想说的话。


古代专司其职的部门称“乐府”,其作品也叫乐府,白居易的讽喻诗就是这种“乐府”,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新乐府”,并称“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白居易


比如,他在一首题为《海漫漫》的诗中作注说:“戒求仙也。”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如果天子热衷于求仙长生,百姓就会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胡旋女》中则注释“戒近习也”。这是一首吟咏波斯舞女的诗歌,但其本意则是天子应当慎重挑选左右亲信。


《新丰折臂翁》相当有名,它的注释是“戒边功也”,讲述的是一位老翁年轻时为了逃避征兵,将自己的手臂折断的故事。老翁因此得以长生,欢喜不已。这首诗是为了劝诫统治者停止征战。


还有一首诗,吟咏的是长安盛行的牡丹花,采取了赞美天子关注农事而非牡丹之美的形式。因为当时长安兴起一股“牡丹热”,白居易对这种“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现象感到不满。


事实上,天子不仅不关心农事,反而可能是“牡丹热”的始作俑者,白居易正是为此忧心不已。


读白居易的“新乐府”便知,他在这种讽喻诗上下的功夫最多,我们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他的抱负——当诗人就是为了作出这样的讽喻诗。


讽喻诗多议论时事,涉及对当时皇帝的劝谏和进言,多是热门话题。而一海之隔的日本则无法理解新丰老翁说的云南和泸水这样的地名。即便能理解,那也不是日本读者所期待的“诗歌”。



▲明·仇英 《浔阳琵琶》(局部)


然而,受日本欢迎的还是“闲适”和“感伤”类型的诗,讽喻诗则几乎无人问津。按照白居易自己的分类,他的代表作《长恨歌》和《琵琶行》应该属于感伤诗。


《和汉朗咏集》汇集了深受平安时代贵族喜爱的文学作品,其中汉诗部分共收录八十位诗人的作品,白居易的作品最多,有一百三十五首,此外再也没有收录一人的作品超过五十首的。


《和汉朗咏集》几乎收录了除讽喻诗外的所有白居易的作品。日本人喜欢白居易,看来只喜欢他的一部分。


不过,日本人广为传诵的《唐诗选》中,白居易的诗一首也没有收录。或许是因为这部选集的重点在于初唐和盛唐时期。


《三体唐诗》也没有收录李白和杜甫的诗,因为这本诗集将重点放在中唐和晚唐时期,它与《唐诗选》形成互补。


《唐诗选》或许是假借名人的名义编辑的,但编辑得很好,将其与《三体唐诗》一并阅读,便可大致了解唐诗的全貌。


《白氏文集》是日本平安时代文人的必读书目,《唐诗选》和《三体唐诗》紧随其后,成为中日共有的文化财富。


本文内容摘选自陈舜臣随笔集:《万邦宾客》,原文标题为《共有的文化》


《万邦宾客》


[日] 陈舜臣 著


定价:4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


原标题:《日本人喜欢白居易,看来只喜欢他的一部分》


阅读原文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作品:

  • 下一篇作品: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山下英子新书出版 “整理”能改

    《我的七爸周恩来》日文版夺亚

    “真正的自我”在哪里?——评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

    日本“小说之神”——志贺直哉

    村上春树向母校早稻田大学捐赠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