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拙于思辩,却精于工艺,在文学艺术及其创作方面的感悟颇有独到之处,故文学在日本亦被称为“文艺”,取其艺术之意。在日本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艺术的作用远大于哲学。众所周知,早在一千年前,当日本人刚刚拥有他们自己的假名文字时,才女紫式部便创作了《源氏物语》。她在这部长篇作品中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显示出日本人卓越的文学艺术天赋。可以这么说,要想全面深入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日本文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任何存在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即离不开发展的过程,日本文学亦是如此,故而阅读日本文学史便显得重要起来。
我喜欢读文学,但我不否认此方面的书籍大多热衷于介绍文学流派,亦不忘详尽地罗列作家作品名。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机械性的罗列、程式化的介绍,让人读来兴趣索然,读后亦即刻忘却了书中之所云。近日读了叶渭渠、唐月梅合著的《日本文学史》(近代卷、现代卷),令我对文学史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此二卷本的《日本文学史》,以洋洋洒洒近百万的文字,将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历史呈现于读者面前。此书不仅有其厚重的学术分量感,而且写作风格平易近人。我惊讶于文学史竟也能如此娓娓道来、真挚感人,这是颇为难能可贵的。我以为,这种满含人情味的平实的写作风格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这与作者拥有的丰厚的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理论知识密不可分。稍微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曾极大地得益于文学评论家们的先导作用,这亦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个特征无论在近代文学发生之时的明治初年,抑或在近代向现代文学转换的大正、昭和之际亦是相同的。本书的作者将百余年的近现代日本文学史置于巨大的文化史背景中,以俯瞰的形式导入,并在此基础上,密切地关注文学评论这条主线,使论述一环紧扣一环、步步深入,令人读来颇有茅塞顿开之感。比如,作者在论述日本近代文学之诞生时,如此写道:“日本近代文学的生成并没有像西方近代文学那样,以浪漫主义文学为开端,而是以写实主义文学的诞生,迎来了文学的近代曙光。写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与坪内逍遥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开门见山地道出了文学理论家坪内逍遥的文学理论对日本近代文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展开了近代日本文学史的序幕。
我们知道,坪内逍遥与大文豪森鸥外之间曾经展开过一次大规模的文学论争——“没理想”论争。这是一场有关文学的评价标准的论争。此书的作者在逍遥之后,又将笔触转向这场文学论战。作者写道:“如果说写实主义理论的倡导者是坪内逍遥,那么浪漫主义先觉者则是森鸥外……。”如此道来条理清晰、形象生动,且自然流畅,顺理成章地梳理出近现代日本文学接受西方各种主义形态、文学的影响,又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按照自己的序列发展的规律,并重点地论述了西方自然主义理论的日本化,新感觉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对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此书的另一显著特点在于史论的完美结合。我们之所以常常觉得文学史不可亲近,主要是因其经院式的贵族派头,似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此书以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为主轴,细腻地描绘出各种文学模式,铺陈日本近现代百余年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与融合的轨迹,同时按照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地位进行的章节设什,将作家论与作品论融入其中,赋予了文学史感人肺腑的抒情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