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7月19日东京
有个现象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与近年来美国大片和韩剧风行火爆不同的是,日剧在中国影视市场日渐式微,在当今中国,如果想去电影院欣赏一部日本电影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这需要引起中日双方尤其是文化机构的重视,找一找原因,除了政治因素,是否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因为,在20年前,情形可不是这样的。
除了港台剧之外,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讲是看日剧长大的(30-40岁左右),如《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血凝》、《排球女将》、《阿信》等等,至于电影也是不少,如《追捕》、《望乡》、《寅次郎的故事》、《山本五十六》等等,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剧与日本电影就越来越少了,尤其是近些年,日本影视作品与中国观众就更是渐行渐远了。
在我所看过的日本电影中《日本沉没》给我留下的印象相当深刻。虽然是一部科幻影片,但它却深刻地反映出了在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列岛上所生活的人们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以及由此养成的凡事都习惯有长期准备和应对思路的性格特征,如同雨伞现象一样。
当上午前往防卫厅时,我就看到有关《日本沉没》这部电影已经重拍并再度放映的海报,这让我有些意外,《日本沉没》为什么会在此时重拍?而且防卫厅要求每个人都要观看,这可能与近年来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有关吧。美国发生9.11,随后全球反恐大战正式启动,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东南亚大海啸伤亡惨重;再加上日本认为"周边有事"地区范围扩大,尤其是朝鲜导弹试射与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等因素恐怕都对日本政府及国民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日本是否会沉没?在一些日本人心中已不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了。
也许在十几年之前,我对防卫厅的兴趣会比现在大得多。作为从小被各种各样战争电影战争文化灌输长大的一代人,我曾经一度对军事、军人、武器等一切与战争有关的话题充满了狂热,甚至崇拜。在新中国某个时期这种崇尚武力的氛围可能不亚于战前的日本。军人地位至高无上,军事话题也都神秘莫测,许多女孩子以嫁给军人为荣。
虽然,现在的我对军事话题的兴趣已经大减(不过中国的军事迷群体好像还在膨胀),但此次对防卫厅的访问仍比预定时间超出了半小时,毕竟涉及的相关话题还是不少,有的也很敏感。谈到自卫队,就必定谈到和平宪法,也必定谈到日美安保条约,以及升格防务省,朝核问题,甚至钓鱼岛,台海冲突,再加上刚刚发生的朝鲜导弹试射问题等等,而且这些问题都是有内在
关联的。
接待我们的防卫厅官员是报道官上泷守先生,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士。
上泷先生对我们的问题一一做了回答,当然,这些问题主要是基于日本的角度。
通过与上泷守先生的交流,个人认为,和平宪法作为日本战后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事实证明,日本是和平宪法的最大受益国。因为,战争是解决了不了任何问题的,在这一点上,历史上的日本应当是教训深刻。
同时,个人判定,作为日本战后安全战略基石的日美安保同盟应该会是相当长时期内对日本而言的一个最佳选择。日本不会也不应该轻易放弃这一战略。
关于北朝鲜问题,日本其实不必过于担忧。任何一个独裁政权都是外强中干的,所谓核问题,试射导弹无非都是讹诈的手段,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状态,朝鲜目前都不具备对外攻击的可行性。众所周知,朝鲜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虽然号称与中国是"鲜血凝成的友谊",中国也给了朝鲜很多帮助,但它并没有给中国太多的尊重,中朝之间早已没有友谊存在,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的相互"利用",心照不宣地把对方作为"牌"在打而已,其实,这个牌局的底牌是很清楚的,即朝鲜绝不能拥有核武器,不但美日不会同意,对中国的利益也是不利的,在此前提下,最大不确定因素就是朝鲜国内局势最终如何演变,我倾向于崩溃论。因此,日本无需过于害怕独裁政权虚张声势的威胁。在日期间,我发现日本媒体对朝鲜问题十分关注,几乎每天都有相关报道。相比之下,中国对朝鲜的报道还是比较谨慎的。
也许在许多中国人看来,防卫厅应该是一个神秘而戒备森严的地方,其实,在日本,防卫厅本厅部分区域是可以供公众参观的,我们在进去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有不少民众在防卫厅大门口办理参观手续,据说日本自卫队的某些军事演习也是允许普通民众现场观摩的。
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日本国民对自卫队的好感不断加强。和中国军队一样,日本自卫队经常参加一些亲民救灾的活动,但不同的是,日本自卫队违法腐败现象比较少,日本自卫队队员每个月都有工资(最少16万日元)。
与上午行程不同的是,下午的访问则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们来到了琦玉县一个在日华人家里,实地感受一下在日华人的生活状况。
这位女性华人来自东北,是5年前随丈夫技术签证过来的,目前已基本上适应了在日本的生活,自我感觉每天生活还挺充实的。虽然现在是租房,面积也不大,但已计划在日本买房子。但矛盾的是,她认为自己将来还是要回国,既然都准备置业买房,为什么还要回去呢? 这真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对于在日华人而言,这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日期间,我也不止一次听到过类似的问题。由于人口老年化问题,日本现在正在放宽移民政策,加入日本籍并不十分困难,但在60万在日华人真正加入日本籍的比例并不是太高,许多人最终选择的是永住。
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主要是一个文化认同与身份选择的问题,是现实与情感的艰难选择。
对于大多数在日华人而言,都是成年后来日本的,文化身份已经固定了,血缘情感也已经固化了。在内心、在感情上,他们还是希望有朝一日回到中国,回到亲人身边,因此在最初的几年,至少在口头上他们还是会不断重申自己将来还是会回去的,这或许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示,或者讲得好听点是一种真情流露,但随着时间推移,现实会让他们最终做出抉择。回去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最后溶入到日本这个社会,这应该是大多数移民的归宿。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最早一代移民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叫做"凤凰涅
"也好,"脱胎换骨"也好,总之中国人移民海外就是换一种活法,要换一个人做做,这既是一种幸运,同时更是一种痛苦。就像一个贵州山区的农民,有机会到了上海工作生活,一旦扎根下来,他还会回到贵州这样的穷山沟吗?应该可能性不大,也许最初还有衣锦还乡之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怕连回去一趟都要鼓起勇气了。千百年来,千百万中国人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与其讲这是一段为了获取生存权利的迁徙史,不如讲是一段寻求生命价值的心灵史,只有这样,走出去,看一看,比一比,才真正了解中国,知道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真相,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才是假丑恶。
虽然中国近几年发展不错,但与日本相比也还是有相当差距。不说经济条件,单就人的素质,恐怕就不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那么简单,硬件可以赶上,但软件方面就不那么容易了。例如政府部门的效率与作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特别是人的安全感,没有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恐怕还需要中国再努力几十年才能赶上。一旦回国,你可能会无法忍受政府的腐败,无所不在的欺诈、假货,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环境污染,没有规则,没有预期、焦虑、恐惧、担心。
因此,我个人的看法,在日华人凡是能坚持下去的应当坚持下去,要么就不来,既然来了就不要轻易放弃,相信幸福一定会来到,同样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祝福他们在日本生活幸福。
日本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比较接近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一个很适应人类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女性,在日本应该活得很滋润,各项产品与服务对女性都十分体贴,所以日本女性寿命世界最长。当然日本是一个高消费的地方,生活压力很大,但只要你努力,还是很有奔头,因为国内房奴现象,我特地关心了一下日本的住房问题。以绝对数字看,日本房子看上去很贵,一般在东京市区内,套内面积70-80平方米的房子需约4000万日元,郊区则在2500-3000万。但除了面积上没有水分,已经装修好之外,货款利息也很低,只有1%左右,因此,一般而言,按照600万/年的标准收入水平,一般5-10年均可买房,而且买的是所有权,而不是中国70年的使用权,因为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
谈到中日关系的现状,这位女士很直截了当地表示,她保持中立。业余时间,她也喜欢上网,对天涯社区也很了解。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