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村上春树,一个是上个世纪初欧洲超现实主义的文学巨匠,一个是风靡当代世界文坛的日本作家。一个特殊的因缘,把两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差甚远的人物系在了一起。10月30日,风尘仆仆赶到布拉格的村上春树在老城市政厅接过了象征2006年度卡夫卡文学奖的卡夫卡像。
与闻名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相比,2001年才诞生的卡夫卡文学奖显然只是一个晚辈,奖金也只有区区1万美元,但此奖分量却并不轻。在2004年和2005年,奥地利作家耶利奈克和英国剧作家品特都是在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几个月之后便把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卡夫卡文学奖险些成了诺奖的风向标。今年的村上春树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当他得知自己得到卡夫卡奖的一刹那还是兴奋异常,因为对于淡泊名利的村上来说,得到以自己喜欢的作家卡夫卡命名的奖项似乎更有意义。村上春树在布拉格一下飞机便难掩内心的激动:“我是为卡夫卡而来!”
村上春树与卡夫卡的确有着不解之缘。在他15岁第一次读到卡夫卡的《城堡》时便被文字中透露出的冷淡与荒唐所震撼,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生涯的村上来说,卡夫卡成为了某种象征,影响着他后来的写作风格。这种初识卡夫卡时带来的震撼至今仍未散去。在村上春树2002年出版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索性把主人公的名字定为田村卡夫卡。村上说,这个15岁男孩与15岁时看到卡夫卡作品的他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村上春树从卡夫卡那里汲取灵感,同时也特别眷顾这个卡夫卡生活的城市。在布拉格,性格内向、不善与媒体打交道的村上春树出席了平生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对记者说,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他把日本的神话与西方超现实主义传统融入到主人公卡夫卡的世界。他还谈到,性与梦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媒介。每个人都能在梦境中与虚幻世界相遇,而当醒来时又回到了现实。作家则不同,即使醒来,也可以把梦延续到写作中去。此外,村上还对日本文化中对自杀的崇尚以及对灵魂与多神的崇拜做了特别说明,这一点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不同。
捷克书评人奥莱拉如此评价村上春树:他在听爵士乐、研究希腊哲学、读西方现实主义作品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日本传统的价值观。这些传统虽然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越来越微弱,但缺了它,村上就不会如此受欢迎。他的故事吸收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特质,作者在两种文明中游走,成果不俗。
不知第一次来到布拉格的村上春树,在走过卡夫卡生活过的老城昏暗的路灯下时,是否会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本报布拉格11月7日电 记者任鹏)
光明日报 2006年1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