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村上春树 >> 正文
林少华:村上春树审视的主题依然是孤独



出色的:节制、内敛和从容不迫


我以为,较之主题的发掘力度、情节设计的独出机杼和人物形象的别开生面,这部短篇集一个真正出色之处恐怕更在于一如既往对细节的经营,在于其中细小的美学要素及其含有的心理机微的提示。借用普林斯顿大学授予村上荣誉博士的评语:村上春树“以文学形式就日常生活的细节做出了不可思议的描写,准确地把握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孤独感和不确定性”。而村上作品英译本主要译者之一、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早就指出:“村上最出色的成就就是体察出了市井小民生活中的玄秘和疏离”。中国作协李敬泽2013年就诺贝尔文学奖回答《瑞典时报》时的说法也近乎异曲同工:村上大约是一位飞鸟型的轻逸的作家,“他不是靠强劲宽阔的叙事,他只是富于想象力地表达人们心中飘浮着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的修辞和隐喻,丰富和拓展了无数人的自我意识”。


另一个出色之处,我想仍在于其特有的语言风格或“村上式”文体。尤其对我这个译者来说,执笔翻译当中,不由得再次为他的文体所折服——那么节制、内敛和从容不迫,那么内省、冷峻而又隐含温情,那么轻逸、空灵而又不失质感。就好像一个不无哲思头脑的诗人或具有诗意情怀的哲人安静地注视湖面,捕捉湖面——用《舞!舞!舞!》中的话说,“如同啤酒瓶盖落入一泓幽雅而澄澈的清泉时所激起的”——每一道涟漪,进而追索涟漪每一个微妙的意趣。换言之,内心所有的感慨和激情都被平和恬适的语言包拢或熨平。抑或,村上式文体宛如一个纹理细腻的陈年青瓷瓶,火与土的剧烈格斗完全付诸艺术逻辑和文学遐思。说来也怪,日本当代作家中,还是翻译村上的作品更能让我格外清晰地听得中文日文相互咬合并开始像齿轮一样转动的惬意声响,更能让我真切地觉出两种语言在自己笔下转换生成的实实在在的快感,一如一个老木匠拿起久违的斧头凿子对准散发原木芳香的木板。是的,这就是村上的文体。说夸张些,这样的文体本身即可叩击读者的审美穴位而不屑于依赖故事情节。


“感谢在过往人生中有幸遇上的许多静谧的翠柳、绵软的猫们和美丽的女性。如果没有那种温存那种鼓励,我基本不可能写出这样一本书。”村上就这本书这样说道。那么我得以翻译村上四十几本书应该感谢谁、感谢什么呢?感谢村上和村上式文体。不无遗憾的是,文体这一艺术似乎被这个只顾突飞猛进的浮躁的时代冷漠很久了。而我堪可多少引以为自豪的一个小小的贡献,可能就是用汉语重塑了村上文体,再现了村上的文体之美。


(本文摘选自林少华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一书所写后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村上春树有关SNS社会的“格言”在网上引发热议
村上春树新作《第一人称单数》开售 书店搭起书塔期待热销
村上春树时隔6年推出短篇小说集《第一人称单数》
村上春树担任DJ的广播节目将推特辑 用音乐带大家走向“希望的明天”
村上春树参加线下粉丝活动 表示“以后可能写长篇小说”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村上春树在《文艺春秋》刊登随笔散文 追忆父亲的一生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发文称父亲可能残忍杀害被俘中国人
村上春树:要把正确日本战争史传给年轻一代
村上春树谈及历史问题:要把正确日本战争史传给年轻一代
69岁村上春树向日本母校捐作品草稿 罕见露面
村上春树挑战电台DJ 8月带你倾听文学与音乐的故事
村上春树最新小说简体中文版首发
日本小说流行中国 东野圭吾热潮不退 
日本94岁女作家战胜村上春树 荣登今年畅销书榜首
近代日本棒球热与球迷村上春树
日媒:村上春树前排领跑诺贝尔文学奖博彩赔率榜
日本上市一周卖掉50万册,村上春树新小说中文电子版要来了
村上春树最新长篇《杀死骑士团长》中文简体版将纸电同步上市
村上春树新作揭南京大屠杀 日本急了 右翼恼羞成怒对其进行攻击
村上春树新作成为中日舆论焦点 为何不惧日本右翼
村上写南京大屠杀 日本网友:新书是不负期待的杰作
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的中国情结
村上春树写南京大屠杀 日本右翼不干了连续攻击
村上春树写南京大屠杀 网友:良知日本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