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杂文杂说 >> 正文
狂言

狂言


    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创始于室町时代(1392~1573)初期,于江户时代(1600~1867)发展成熟。原在能剧演出的间隙中插演,所以能和狂言合称为能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狂言逐渐摆脱对能剧的从属地位,趋向于独立演出。
  狂言与能同出于农村祭神的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散乐)。能发展成为歌舞剧,演员均戴面具演出,而狂言则以科白(表演和对话)为主,原则上不戴面具,也有些剧目穿插着简短的歌谣和舞蹈,由大鼓和小鼓伴奏。能剧题材多取自古典文学,台词典雅,多以著名人物为主人公;而狂言则取材于普通人物的身边琐事,以当时的口语演出。因此,狂言被称为庶民的戏剧。
  狂言是小型喜剧,情节简单,每出戏不过2至4个角色,演出时间大约20至40分钟。上场的主角称为仕手,配角称为胁。具有代表性的演出程式,一般是先由仕手或胁上场报名,然后主配角一问一答,逐渐展开情节,酿成矛盾,当局面激化,对立达到顶点无法解决时,便由对立的一方逃走了事。
  狂言剧目按其主角的类型分为侯爷(地方豪绅,称为大名)戏、新娘新郎戏、僧尼戏、盲人戏、鬼怪戏、神佛戏等。
  狂言在兴起的初期并无固定台本,靠师徒之间口传,后来有了备忘的剧情纪要,由演员在台上即兴发挥。到江户时代才形成固定的台本,所有台本都是由狂言演员(狂言师)创作,经过多年演出逐渐定型的。现在保留的剧目共有260个,大多定型于江户时代。 大藏流一派的保留剧目有180个,和泉流一派有254个,其中有174个是两家相同的。江户时代另有鹭流一派,到明治时代逐渐失传。
  狂言的戏剧内容,除祈福祝颂的神佛戏外,基本上都是笑谑幽默的喜剧。它以当时的社会习俗为背景,针对世事人情中的纰缪,痛加讥刺和嘲讽,因此可以把狂言看作是中世纪时期日本社会的风俗画。狂言作者对剧中的嘲讽对象并非一律给以辛辣的讽刺,对于社会下层人物,如管家、僧尼、盲人,甚至小偷、无赖等,往往是在嘲讽之中含有宽容的微笑,寓有劝善戒恶的意思。但在不少狂言剧目里却也夹杂着封建糟粕,例如对封建统治者的屈从、阿谀,对生死轮回和宿命的迷信,把人世间的贫富等级视为天经地义等。由于狂言是从庶民生活中产生的,很多剧中人物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人民群众息
息相通,所以直到现在,狂言作为一个独立的传统剧种,仍然在一定范围的观众中流行。
  
参考书目 西乡信纲等:《日本文学史》,东京,1954。
                                        (申非)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暗香盈袖    责任编辑:暗香盈袖 

  • 上一篇作品:

  • 下一篇作品: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日本很可能正在重复历史!
    早稲田大学“村上春树图书馆”即将正式开放 村上称很紧张
    村上春树批菅义伟涉疫情言论:或许只看想看的
    日本知名作家宫川东一:我直到30岁才知道,孙中山是我的外祖父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日本或将重复当年的历史
    香港邦瀚斯展出多幅草间弥生早期作品
    日本又是一年开学季:村上春树向母校新生发表别具一格的致辞
    《枫桥夜泊》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日本文学大奖揭晓:高山羽根子和远野遥获芥川奖、驰星周获直木奖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确定 檎克比朗凭借《swan》获长篇奖
    日本文学中的《史记》投影 是莫大的幸运与快事
    日本芥川奖和直木奖候选作品公布 驰星周第7次进入候选名单
    《They Are Billions》中文版和日本同步发售
    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鲁迅怎么就成了日本的国民作家?
    日本文豪如何说 I love you
    这本书,被许多人视为“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老舍作品在日本
    村上春树参加线下粉丝活动 表示“以后可能写长篇小说”
    日本平成时代文学的后现代图景
    日本的“下流社会”作家
    明治时代神秘书店什么样?日本元老级推理小说家为爱书人筑梦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古代爱情文学中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通过这三则故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