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上春树最初登陆中国是以“艳俗”的面目出现的
缺乏诺奖作家的良知和现实感
村上春树连年成为诺奖陪跑,不少人认为主要是诺奖不青睐畅销书作家。《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觉得,这些年来诺奖具有权威性,跟其不走市场路线有关,获奖者一般得奖后再畅销,这一点也让村上有点吃亏。除了不受诺奖待见,日本文学界对村上普遍评价不高,从不把最高文学奖——芥川奖给他,还唯恐村上摘得诺奖。村上不久前还发出怨妇之语,称自己是个永远的丑小鸭,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
陈希我坦言,日本文学界确实不太重视村上春树,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其作品畅销。日本人对纯文学销量的看法跟中国人不同,中国人以畅销为荣,他们却不然。“当年作家井上靖的书在中国卖得不好,他来中国时,我们不好意思,说他的书卖得好,不料他反而不高兴:有那么多人读得懂我的书?”他举例,大江健三郎也认为一个文化健全的国家,纯文学的读者只能三千来人。
日本文学界大多不喜欢村上,也跟其孤高自傲有关。姜建强说,村上曾宣称自己基本不读现代日本小说,这句话的射程力度有多大?这意味着写婚姻与性的渡边淳一不在他的视野内,写日式推理的东野圭吾不在他的视野内,写反抗昭和精神的大江健三郎不在他的视野内,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也不在他的视野内。“他将日本文学界一网打尽,然后露出漏网之鱼的自己,隐喻自己就是跳得最欢的一条。”姜建强说,这要伤多少人的心?
如果说这些还是外在因素,村上作品本身也有“问题”,才失意于诺奖和文学界。姜建强坦率地说,村上不太关注日本社会的现实问题,拒绝宏大叙事。“什么是每年入围诺奖的小说家的尽职呢?在我看来那至少应该像战地记者那样出生入死才是。”但在村上的本国,在核泄漏的“死亡之地”福岛,在海啸最严重的岩手县,始终没有出现村上活动的身影。
“大地震发生两年后,村上并没有交出这场天灾与人祸、毁灭与新生的纪实文学,而是交出了青春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这就令人哭笑不得了。”姜建强感叹,缺少对日本现实的关照,缺乏对现实日本的热情,好像日本发生的一切与村上无关。而在村上的小说里,经常能看到脱离现实的空洞无聊的情节,就像从厕所看富士山一样乖张、无聊,任何东西都好像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和方向。恰如日本批评家小森阳一所说,正是在村上没有获得诺奖的结果中,看到了文学的良知和正常的感受性依然是存在的。
村上不太关心日本的社会现实问题,其作品高度西化,看不到多少本土文化的色彩。村上几乎每天下午都搞翻译,主要是翻译欧美作家的作品。在姜建强看来,村上的小说也一样西化,只有洋服没有和服,只有威士忌没有日本酒,只有三明治没有生鱼片,只有美式咖啡没有煎茶,只有爵士音乐而没有日本演歌。这种去日本化渲染美国化,使得喜欢进麦当劳的日本年轻人腻味了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但小说的国际化和根源性,谁最为根本?村上这一点也是被批评家们讥讽和嘲笑最多的,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本土化和文化乡愁基本不存在。”
60多岁还写青春迷茫太矫情
作家邱华栋在二十多岁时曾是村上的粉丝,当时他毕业后来到北京,在村上的小说中感受到青春的迷茫失措。但如今谈起村上的小说,他提不起多大兴趣。他读过村上的几乎全部作品,在他心里,村上的一百个短篇小说写得很好,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师水平;但长篇小说水准不高,达不到世界一流。
邱华栋不客气地说,村上的长篇小说过于媚俗,很多情节十分矫情,年轻时读这类小说会爱上,但自己现在四十多岁了,再看就觉得很矫情。比如村上的笔下写到一个女孩给一个男子按摩,用银针刺杀了他,就属于很蹩脚的畅销书写法。虽然不赞同村上是日本的琼瑶,但邱华栋嘲讽,“现在我觉得他的小说深度不够,人到中年还读他的小说,就是神经病。我走向了当初自己的反面。”
令人惊奇的是,村上已经60多岁,长篇小说还在写青春迷茫与失落,还在写忧伤、爱情、少男少女和少妇的情感世界,给人一种“长不大的村上”的感觉。“他的小说主人公永远是青年,最大的多崎作也就36岁,所有的读者都会接受这种主人公。”施小炜说,这跟村上的人生经验密不可分。村上30多岁以后生活基本定型,如今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早上4点起来写作,7点吃早餐,然后去跑步;下午搞翻译,晚上听音乐,9点就睡觉。如此钟摆一样的单调生活,没什么可多说的,也使村上总是在写30岁以前的生活经验。
村上一度也尝试挑战更关注现实和历史的严肃题材,比如关注过日本奥姆真理教,写过一本厚厚的采访实录《地下铁事件》;在《奇鸟行状录》里写过诺门坎战役题材,为此专门去美国和蒙古收集资料;屡次发表“鸡蛋和高墙”的言论。陈希我直言,村上这十几年来明显转型,似乎试图当大作家,也有冲刺文学奖的意思,只不过他并没有讲出多么高深的东西来。
“他后期的作品有所变化,但不太成功,没有很深的思考,写的大多是半成品。”沈维蕃也毫不讳言,村上的经历不丰富,生活比较优裕,靠的是聪明劲儿,知道如何把一个中短篇拉成长篇。在他看来,村上写作风格过于随意,长篇的结构很差,这种写法写都市青春小说还凑合,写历史题材就容易暴露出弱点,经常不知道怎么收尾,像《海边的卡夫卡》的人物前后不搭,有点混乱。
历经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作品之后,村上又很快回到自己的老路上,还是写他擅长的青春小说。“这种还是凭借年轻时一泻千里的写作方法,在激情与体力大不如前的今天就难以支撑。”姜建强感慨,从去年出版的最新长篇来看,一个感觉就是村上确实老了,创作的锐气大不如前了。如果村上像宫崎骏一样,近80岁还在寻求创作上的突破,那他就能再出发再立高度。
日本作家习惯最后会写一部盖棺之作,把毕生修为注入进去,如果村上意识到这一点,也许还会写一部大题材的作品。不过,即便如此,对他而言,诺奖仍然遥不可及。邱华栋表示,诺奖是一个欧洲文学奖,莫言已经获得诺奖,十年之内亚洲作家都不太可能再获奖,村上没有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