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村上春树 >> 正文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作者:曼琳达  来源:腾讯文化   更新:2016-10-15 16:04:4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腾讯文化 曼琳达 发自日本东京



村上春树


10月13日,2016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连续八年被提名诺奖的村上春树再次与之擦肩。结果似在预料之中,尽管在英国著名博彩公司Ladbrokes和Unibet的网站上,村上春树每年的赔率仍居前列。


年年上榜却年年陪跑的村上春树,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差在哪里?同为日本作家,相比村上,曾经的诺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的决定性优势又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在10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宣布结果前,腾讯文化作者采访了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高桥敏夫。高桥敏夫专攻日本近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是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


“我一直觉得村上春树拿不到奖。今年也不大可能。”这是高桥敏夫接受采访时的第一句话。当被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其中原因时,高桥敏夫毫不犹豫地表示:“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来看,村上春树的作品并无魅力。”


高桥敏夫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是美国式的文学,而诺贝尔文学奖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一个奖项。在欧洲人看来,美式作品缺乏传统与知性美。而作为日本人,村上春树的作品也没有日本独有的特点。可以说,他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当天诺奖结果公布后,记者再次联系了高桥敏夫。高桥敏夫评价,鲍勃·迪伦能获得诺奖,与其早期创作的题材紧密相连。他以这些题材创作的作品中,包含了政治抗议因素,反战,反独裁,反思想统治。相比之下,“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与鲍勃·迪伦是完全相反的”。


属于村上春树的时代 已经过去 或者还未 到来




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高桥敏夫 拍摄:曼琳达



高桥敏夫认为,在日本文学界看来,村上春树就是“都市文明中的孤独者”。喜爱村上作品的读者以及村上本人,都是前卫都市中的群体。而在当今世界,没有人追求这种“前卫都市的孤独感”——人们更关注的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事件,比如战乱和民族纷争。


既然如此,村上春树为何这么有人气?


高桥敏夫表示,村上的人气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积攒的。或者说,那个时代才属于村上春树。1988年出版的《舞舞舞》和1994-1995年出版的《发条鸟年代记》,让村上春树达到了人气的最高峰,此后,他的人气就慢慢衰退了。


个中原因很简单。高桥敏夫说,上世纪其八十年代,日本正处于享受战后经济腾飞成果的辉煌阶段,人们有足够的闲暇和耐心停下来,细品村上春树的文字。他的作品因此能打动当时的大多数人。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人们也没了看这种书的闲暇和心情。


实际上,在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中,村上春树并不怎么受欢迎。高桥敏夫在早稻田大学的课堂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四百多个文学系的学生中,读过村上春树的只有4人。相比村上,大多数人更喜欢宫部美雪、东野圭吾之类的侦探小说家或漫画家。


在高桥敏夫看来,村上春树如今在中国受欢迎,也许和中国经济的腾飞有极大关系。高桥接触的中国留学生中,来自上海的就喜欢读村上春树,而来自北京的则喜欢读大江健三郎。“从中可以看出,村上春树的作品确实是有局限性的。”


高桥敏夫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许这不是村上的问题——现代人的生活太过焦虑了,无暇思考村上的境界。“所以说,村上的时代或许又还未到来。”


村上春树 缺乏 川端康成 的“传统”、 大江健三郎 “知性”


相比村上春树,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有什么决定性优势呢?


高桥敏夫分析,川端康成的作品在欧洲被认可,正是因为它们与欧洲文学不同。他的《雪国》《古都》《千羽鹤》等作品体现了日本人思维的精髓,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可以说,川端康成代表的是“东方文学”,是“日本独有的美的意识”。


大江健三郎又与川端康成不同。大江健三郎的创作与欧洲文学十分接近,但他是站在日本作家的立场来创作的,“他是符合欧洲文学评判标准的优秀日本作家”。而且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写道了日本的天皇制和战争问题,这些都是备受当时的世界关注的。


与这两人相比较,村上春树既非“日本主义”,也非“欧洲主义”,而是“美国主义”。这与欧洲文学的评判标准没有重合之处。在欧洲人眼中,美国缺乏传统文明,美国文学缺乏传统和知性美,而村上春树更像是美国的“New Yorker”(纽约客)。


总而言之,川端康成有“传统”,大江健三郎有“知性”。这两种能获奖的要素村上春树身上都缺乏。


更看好 冲绳作家 和“在日文学”作家


村上春树拿不到诺奖,那么在日本的当代小说家里,谁有可能获奖呢?高桥敏夫预测,来自冲绳的作家将可能成为是诺奖的有力竞争者。“在他们的作品中,既反映了中日关系问题、美军基地问题,又反映了民族问题。冲绳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文学的复杂性。”


“冲绳的代表作家,如又吉荣喜、目取真俊、大城立裕等人,都很有特色。”高桥敏夫举例称,大城立裕的作品《鸡尾酒宴会》以冲绳为背景,出现了日本人、中国人、美国人。事件在这样的环境和人物设定下发生,与诺奖关注的要素有很多重合。


此外,高桥敏夫认为日本的“在日文学”也值得关注。“在日文学”主要指在日本的朝鲜人、韩国人创作的文学,其中涉及“民族歧视”这一热点问题。高桥敏夫比较看好这类作家。


高桥敏夫称,鲍勃·迪伦获诺奖也印证了上述观点。迪伦的许多知名歌曲创作于1960年代,《答案在风中飘荡》)和《变革时代》(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还成为了美国反战和民权运动的“国歌”。他能斩获诺奖,与其早期的创作题材关系很大。


高桥敏夫认为,如今日本社会经济萧条,政治上也存在很多不同意见,比如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对于核安全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定论。但这些矛盾与问题的存在,会让更多的日本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日本文学的未来值得期待。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作品:

  • 下一篇作品: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村上春树《骑士团长杀人事件》

    日本作家到底多有钱,看看村上

    日媒推荐七部日本轻小说入门作

    日本明治时代可以靠写作维生吗

    林少华:村上春树审视的主题依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芥川龙之介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