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郎》(1908)、《从此以后》(1909)、《门》(1910),是夏目漱石中期创作的小说,通称前“三部曲”。这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及故事情节虽然各不相同,但在主题思想上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
东京大学的三四郎池 |
小说《三四郎》描写青年主人公小川三四郎,由故乡熊本高中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在同学校和社会上各方面人士交往的过程中,他对一切都感到新鲜,相比之下,自己过去的乡间生活显得多么闭塞而
又贫乏。在大学里,三四郎遇到了同乡野野宫宗八。他是个知名的物理学家,每天钻在地窖里埋头于科学研究,对交友和恋爱都不感兴趣。三四即的同窗佐佐木与次郎,是个热爱文学、精力充沛的青年,但又不免流于肤浅。他还结识了少女美祢子,生活中充满了绮丽的幻想,他爱慕她,却又不敢对爱情采取积极的态度。美祢子是个富有教养的新型女性,她天真热情,具有独立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她又看不起平民出身的三四郎,终于同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结了婚。作品还塑造了自由主义者广田先生的形象,他清高自诩,卓然不群,对待人生和社会始终抱以高蹈的批判目光。从广田先生这个人物身上,读者可以窥见作家本人的影子。《三四郎》这部小说,反映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对稳定的生活,以及他们在步入冷酷的社会现实之前那种犹豫不决的精神状态。
《从此以后》的主人公长井代助是一个无职业的“高等游民”,他头脑聪敏,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职业只会使人堕落。他的朋友平冈本是个具有理想的实干家,但在现实面前累遭厄运,生活困顿,精神上一蹶不振。平冈的妻子三千代,婚前原是代助的女友,代助看到平冈很爱她,便成全了他们。三年之后,代助发现自已的这一行为并未能给三千代带来什么幸福,便毅然拒绝了父兄通过金钱关系为他包办的婚姻,下决心与三千代一起共同创立新的生活。如果说《三四郎》中的广田先生对社会的批判只停留在一般的议论和冷眼旁观的立场上,那么,到了《从此以后》,作者便让自已的人物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激流之中,使得这种批判更深入、更直接了。在这部作品里,作者通过主人公长井代助之口,对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的冷酷,道德的沦丧,精神的堕落,给予有力的控诉,无情地嘲笑了统治阶级被幸德秋水等进步人士的革命活动吓破了胆的虚弱本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勇于向封建道德习俗挑战、勇于探索未来的
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继《从此以后》之后,夏目漱激石于1910年创作了前《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门》,反映了作家精神上的苦闷与动摇。这部小说描写野中宗助和阿米夫妇惨淡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悲凉和绝望的气氛。这一方面固然由于当时发生了“大逆事件”
①,给作家的创作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作家一旦放弃冷眼旁观的立场,试图正视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又不免流露出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
① 1910年,明治政府借口社会主义者幸德秋水等人对天皇图谋不轨,实行大逮捕,残酷镇压进步的民主力量,结果被杀二十余人。史称“大逆事件”。又称“幸德秋水事件”。
总之,夏目漱石的前《三部曲》,是明治社会日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部精神历程史。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准确地把握了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各个生活侧面,具体地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幻灭的过程,具有撼人心弦的艺术力量,成为日本近代文苑中描写知识分于的典范。同时,由于作家的笔触过分囿于人物的心理刻画,缩小了观察社会生活的视野,妨碍了进一步解剖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再者,夏目漱石由于阶级出身和社会经历的制约,使得他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偏爱。他的大部分创作,着力描写知识分子的孤高性格和失意的心境,忽视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注意和关心,致使一些作品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