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纪是欧美的科学技术与个人主义文化在世界各地扩展的时代。在艺术领域,小说以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主人公而获得繁荣,德国浪漫派音乐和法国绘画风靡世界。艺术家们并不怀疑自己的创作“方法”,就像动物进化那样,社会、科学和艺术也都在“进步”。
但是,20世纪,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崩溃。文化上的欧美中心主义衰微艺术与个人主义分离,也摆脱了历史、所属集团、意识和语言,甚至脑神经系统机能的束缚,人的个性轮廓变得模糊,自由意志的基础也变得不牢固了。艺术家抵抗了这种倾向。他们试图捍卫各自领域的自我存在,因而自觉到要构建自己的创作方法。他们为了在建筑、绘画、音乐等领域有所创造,就必须使自己的创作方法高度洗炼化。结果,作品或变得极端单纯,比如蒙德里安(荷兰抽象派画家——译者注),或变得极端复杂,比如波洛克(美国表现主义画家——译者注),也就是说,对于只有一般知识的大众而言,要评价20世纪的作品就很困难了。大众无法充分欣赏同时代以高度的文学修养为前提的前卫作品(从艾略特的诗到武满彻的作曲)。艺术脱离了大众。
21世纪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不管会发生什么,它的课题都将通过某种新的创作“方法”,来恢复艺术与大众联系的生命线吧。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然而,如果不能做到这点,恐怕丧失的就不是艺术,而是人性了。
《环球时报》 (2001年01月05日第十二版)
![]() |
本文手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