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芥川龙之介 >> 正文
芥川龙之介的《湖南的扇》和佐藤春夫的《女诫扇绮谭》

芥川龙之介的北京体验
  ——短篇小说《湖南的扇》和佐藤春夫的《女诫扇绮谭》
  东京大学 藤井省三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以“支那爱好者”著称的作家。1921年,他以《大阪每日新闻》记者的身份来中国各地畅游,归国后,根据旅行笔记编写成各地纪行文发表,后由改造社集结成《支那游记》出版。尽管该书在当时的中国文坛毁誉掺半,但对研究芥川的中国情趣却极具意义。
  芥川到北京后很快就失去了“自由撰稿人的才能”,关注点逐渐由“新支那的面目”变为“支那情趣的爱好”。来京一周后,其书信也从之前的口语文体加俳句演变为候文与汉文训读相杂的混合文体。芥川之师夏目漱石将汉文学作为其文学精神的支撑并将其视为文学上的价值规范,而芥川则是把汉文学看作知识分子的教养。北京激起了芥川的“支那情趣”,促使其写下汉文体的书简。
  芥川的有关中国旅行唯一的小说《湖南的扇》是芥川文学的一个转折。在湖南,友人谭永年带“我”去妓院,认识了执扇的妓女,并听到了充满湖南革命激情的词“人血饼干”。“我”离开长沙时在房间里发现了一把“扇”,可能是妓女给“我”留作纪念的,但“扇”的主人所代表的北京式的“支那情趣”在革命地湖南的激情面前已然无力形成文学主题。这是芥川本人对“支那情趣”的诀别。
  在《湖南的扇》之前,佐藤春夫也写过关于“扇”的小说《女诫扇绮谭》:“我”随台湾友人世外民来到一所幽灵出没的豪宅,听到了女人的声音。宅中一把扇子上写着《女诫》中的“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原来是被迫与日本人结婚的女子追随其男人自杀了。佐藤巧借古典中的扇描写了爱情悲剧,又唆示了民族主义的萌芽。芥川可能就是借鉴了佐藤的古典扇子而写成了《湖南的扇》。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作品:

  • 下一篇作品: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跨境的文学让两国人进一步相知”——日本纯文学最高奖芥川文学奖得主又吉直树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手稿将拍卖
    日本大正文坛的“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
    日本文学家芥川龙之介的馈赠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火男面具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蛙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海市蜃楼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一块地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女性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龙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手绢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虱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六宫公主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山鹜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报恩记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阿富的贞操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莽丛中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秋山图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奉教人之死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老年的素盏鸣尊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舞会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魔术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沼泽地
    芥川龙之介作品鉴赏--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