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壇以“門類齊全”著稱的第60屆讀賣文學獎日前揭曉,小說、戲劇、隨筆紀行、評論傳記、詩歌俳句及研究翻譯6大獎項精彩紛呈。評論界稱,獲獎作品對於“孤獨”和“死亡”的審視發人深省,而戲劇所刻畫的最美的送別也給人以體悟。
小說:總有親切的召喚
本屆小說獎頒給了現年47歲的作家黑川創,其獲獎作品《海鷗之日》描寫了主人公在東京調頻廣播電臺度過的一天。在廣播所特有的時空交錯的氛圍中,前蘇聯女宇航員捷列什科娃從300公裡上空向地球發出的呼喚“我是海鷗 ”與契訶夫名劇《海鷗》中的經典臺詞交織、回響,將讀者帶入亦真亦幻的境地。
讀賣文學獎評委、知名女作家津島佑子表示,這部小說喚起了讀者對“我是海鷗 ”的呼應,它所傳遞的意念是:在這個地球上,總有親切的召喚,人們不可能陷入“孤獨”的狀態。
戲劇:刻畫生死交界
榮膺本屆戲劇獎的是小山薰堂的電影劇本《為逝者送行的人》,作品以人們不太願意提到的“死亡”為主線,講述了一個為逝者化妝、將逝者的遺體入棺的入殮師的故事。主人公小林大悟因看盡了死別的不舍與悲傷,下定決心面對失落已久的親情。在生死交界處,最美的送行帶來最深的體悟
這部作品在描寫死亡這個沉重主題的同時,隨處穿插了不少睿智的幽默,展現出深厚的編劇實力。
隨筆:描繪詩人肖像
現年78歲的女詩人白石數子以詩歌、隨筆合集《詩的風景‧詩人的肖像》摘得了本屆隨筆紀行獎,書中不僅薈萃了金斯堡、田村隆一、理查德‧布羅提根等15位現代詩人的傑作,還追憶了作者與這些詩人愉快的交友經歷。引人注目的是,這15位詩人中包括中國的芒克。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岡田溫司的評傳《弗洛伊德的意大利》榮獲本屆評論傳記獎,這部作品以全新的視角,剖析了弗洛伊德一生不下20次的意大利之旅,究竟對於精神分析學的誕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詩歌:向原住民致敬
本屆詩歌俳句獎頒給了時田則雄的短歌集《博羅悉裡》(阿伊努語,意為“大山”)。作者出生於日本北海道,對生活在那裡的原住民阿伊努人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在作品中不隻是單純地借用阿伊努的語言,而是以此來向原住民的傑出精神和文化致敬。讀賣文學獎評委會稱,自然與勞動的主題,成了這部短歌集“魅力的原點”。
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細川周平的移民研究著作《遠方所造之物》摘得本屆研究翻譯獎,作者從鄉愁、語言、演藝入手,對日繫巴西移民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