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其他 >> 正文
日本最高文学奖的“阴谋”

          日本文学振兴会发来邀请,15日下午去参加了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的发表会。今年的“芥川奖”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是因为获奖的是一位中国女性,同时,获奖的小说是描写“六四”天安门事件。    


  
  “芥川奖”是日本《文艺春秋》社为纪念已故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于1935年设置的纯文学奖,目的在于奖掖文坛新人。1955年,石原慎太郎(现东京都知事)就凭着小说《太阳的季节》获得“芥川奖”而一举成名。“芥川奖”一年评选2次,每一次就评选一位获奖者,因此,获奖者有第×代的称号。杨女士是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人。

  杨逸出生在哈尔滨,1987年来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茶水女子大学地理专业,曾在一家中文报社当编辑。现在在教日本人中文,是一个中文教师。去年,她写的《小狗》就已经获得“芥川奖”提名,今天则凭着小说《時が滲む朝》(中文或可译为《时光辉映的早晨》),终于摘取了这一日本文学的最高奖。    

  《时光辉映的早晨》描写一群追求“民主”的中国青年在“天安门事件”中的故事。1988年,梁浩远、谢志强两位热血青年考上了北京一所名门大学。在学校里,他们遇到了年轻的教授甘凌洲,共同的理想使他们成为好朋友,并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中国的民主化问题和美国的“民主制度”。1989年5月,“天安门事件”爆发后,他们走出校门,走进了天安门广场。在解放军平暴时,他们因为和工人们展开激烈辩论,并最终导致打架,最后被学校开除,沦落为“游民”。    
  
  为什么日本的评选委员们(共7人)会选定一篇描写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小说作为第一位获得“芥川奖”中国人的获奖作品?这其中的奥妙到底在哪里?仅仅是文学选择,还是政治考量,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中国阴谋”?没有哪一位评选委员愿意透露,我自然也无从知道。    

  看到现场有这么多人在祝贺第一位中国人“芥川奖”获得者的诞生,我同感自豪,因为我也是中国人。但是,因为一部描写天安门事件的作品获奖,我却有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担忧。也许杞人忧天。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村上春树谈文学奖:如拿奖伊战就不爆发,那我有责任
村上春树出席安徒生文学奖颁奖典礼 谈及移民等问题
第12届少爷文学奖作品:桃色与灰色
阎连科《受活》获日本推特文学奖 创我国作家作品在日销售奇迹
阎连科获日本twitter文学奖 系亚洲作家首获奖
日本文学振兴会召开第151届芥川赏·直木赏”选考会
日本女作家包揽两大文学奖 芥川 直木奖
日本小诸市藤村文学奖访问团访问江苏
日本版《在路上》获大薮春彦奖
奥泉光《神器》获野间文艺奖
“川端康成文学奖”产生最年轻获奖作家
日本月季之城,评出第一届推理小说文学奖
华人女作家获得日本文学新人奖
内田康夫摘得日本推理文学奖
华人作家获得日本芥川文学奖提名
樱庭一树再获文学奖提名
《乳和卵》获日本文学奖
日本手机博客摘文学大奖
中国作家夺得日本纯文学最高奖
华人女作家首获日本文学芥川奖
日本重量级文学奖昨揭晓
日本两大文学奖面向生活
日本读卖文学奖揭晓
多姿多样的日本读卖文学奖
日本文学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