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比芜杂的心绪》 〔日〕村上春树/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4月版 类别:杂文集
很多人知道村上春树是通过他的小说,如《挪威的森林》、《1Q84》等,为此,很多小资也把村上当做小资的知音。其实,企图通过小说来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这一做法是很不靠谱的,尤其是这种做法遇到一流的小说家时。这些年我形成了一个成见,即,小说是要帮助人们体验一种生活方式,而随笔杂文一类才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真流露。所以,当我翻阅完村上春树的杂文集后,对很多小资的自作多情只能哑然失笑了。
村上的杂文集确实很杂,他自己也不知道取一个什么合适的主题来统摄,所以就叫《无比芜杂的心绪》。想想也是,如果是杂文的话,尤其是宣泄自己情绪的文字,在长时间内还能保持一种稳定的态势,实在是难。顺便一定要说的是,封面上的配图实在是太可爱了,出自日本著名漫画家和田诚与安西水丸。我个人觉得左边的老鼠与村上更为神似。
非常高兴地看到村上表达了与我类似的观点,他说,“对啦,所谓小说家,就是指能无比详尽地描述全世界的炸牡蛎的人。从不去思考‘所谓自己’(也无暇思索这类问题)。”他把写小说比作托起熟睡猫咪般铺设假设,而从不预设结论。好的小说家铺设的假设会让读者觉得那么顺理成章,而并不以为那是假设。于是,读者在假设叠加中体验到一种生活方式。村上总是觉得“决定假设走向的,是读者而非作者”,因此,他很谨慎,甚至是挑剔,把结论性的东西剔除。比如,他的《挪威的森林》借自约翰·列侬的Norwegian Wood,这个英文词语是有歧义的,还可以翻译成北欧家具,那么到底何者为宜,村上说了几种有趣的理由后,宁愿让它保持歧义。
从《挪威的森林》起名的缘由,可以透露出村上的音乐爱好。杂文集中有一个专门部分是村上谈音乐,谈他自己听音乐的历程,谈他对于音乐的见解。很明显,村上认为音乐不仅是音乐,更根植于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他对于爵士乐与美国社会思潮的了解与洞察令人叹为观止。以前,我只是看过李皖的《听者有心》,觉得不错。现在觉得村上的这种漫谈更让我产生一种对音乐的向往,并提供了一种可亲近的路径。
村上对社会的关照也令人肃然起敬。杂文集中三篇是关于《地下》的,他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对于奥姆真理教的关注、调查和思考,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切入的视角实在与众不同,但却能深深触动人们对这一教派连带的问题更深的思考,那些教徒的精神世界在哪里,他们与其他人如何共生,或者干脆无法共生,毒气事件的受害者又如何,他的追查都在走向一个更深的精神层面。他比很多调查记者更为专业。
把村上的很多获奖致辞放在一起,着实可以看出他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率性风格,但无论短长,都很有意思、很有想法。心里暗暗想,如果有发表获奖感言的机会,也要试试这个样子讲话。
杂文集里还有村上谈论翻译的话题,点评自己的朋友们,回答一些提问。反正有些漫无主题,但我个人觉得每一篇都很有意思,尤其是如果你对村上这个人的所思所想感兴趣的话,会觉得随笔比他的小说更有意思,因为这里收录的是活生生的村上,而不是他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