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其他 >> 正文
日本国立长崎大学访问文学所

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环境科学部访问团于95日前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问,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长崎大学环境科学部于1997年成立,是日本国立大学中第一个打破文理界限的跨领域研究机构。此行访问团成员由连清吉、增田研、河本和明、木原诚治四位先生组成,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哲学、日本汉学、文化人类学、环境治理与大气污染。文学所所长叶辛、研究员蒯大申、研究员蔡丰明,博士李艳丽、毕旭玲等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议。
   
双方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城市文化学术研究的理论,其次从文学、都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研究现状与将来的课题。
   
蔡丰明研究员首先提出,上海与长崎是友好城市,应当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他早在十年前就已经与日本学者交流,在乡村民俗调查、仪式宗教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他指出,尤其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方面,日本拥有很多先行研究,都将成为上海的重要借鉴,但上海依旧要突出中国人的研究特色。
   
蒯大申研究员主要向日本学者介绍了社科院文学所的重点学科——城市文化研究的情况,从城市文化理论研究、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城市文化史、城市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并提出了把握国际大都市文化研究的需求。
   
长崎大学学者则介绍了近年来日本长崎学术界所进行的长崎学研究的情况。长崎学正在成为当地一门独特的学问,包括长崎的7所大学、2个博物馆在内,都有学者从事该项研究。尤其在长崎大学内。值得一提的是,长崎大学图书馆收藏了自江户时代以来的重要照片资料,并在网络上公开提供。如何把长崎的历史文化作一个全面的整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今年长崎市已经开展了走的路活动,甚至连小学生都参与进来,市民通过做实事真正地认识长崎的地方文化遗产。
   
双方还就一些有关都市文化研究理论、都市文化环境(包括文化生态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叶辛所长指出,上海与长崎具有相似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处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周围有16个城市,加上中国沿海的14个开放城市,这几乎可以代表整个中国的开放形态。上海的历史文化研究在较早时期就已经开始,例如,《上海史》和《老上海》等书籍的出版,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潮。其实,就中国本身城市来说,各种城市文化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性,沿海或内陆的城市之间,实际上都需要经过对比差异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此交流基础上,双方提出中日都市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此外,双方还就今后持续发展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而举办学术研讨会、互派研究员访问等合作项目达成了一些初步意向。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文学大奖揭晓:高山羽根子和远野遥获芥川奖、驰星周获直木奖
日本文学中的《史记》投影 是莫大的幸运与快事
这本书,被许多人视为“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日本平成时代文学的后现代图景
日本的“下流社会”作家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古代爱情文学中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通过这三则故事就知道
产生日本新年号的《万叶集》是什么?
从日本神秘女诗人的诗集看“都市文学”继承与反叛
日本“小说之神”——志贺直哉
《红楼梦》 在日本的“厚遇”与“冷遇”
日本小说流行中国 东野圭吾热潮不退 
日本汉诗的“逆输入”
以《水浒传》为底稿 这部小说成日本文化超级IP
日本作家太宰治:努力理解鲁迅这位影响中国的作家
冰心《春水》手稿在日本九州大学被发现保存完好
日本作家又吉直树:跨境的文学让两国人进一步相知
《虚舟》 风格诡谲、具有幻想色彩的日本文学
日本纯文学最高奖得主又吉直树期待中国之行
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的中国情结
日本第156回芥川奖、直木奖揭晓
纪念日本作家藤泽周平去世二十周年
那些日本文学进军中国市场的担当们
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在京颁奖 陈河等人获奖
日本宅男的“鸟事”--《朱鹮》中文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