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村上春树 >> 正文
关注诺奖别制造“村上悲情”

原标题:关注诺奖别制造“村上悲情”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桂冠。此前的很多臆测基本不准,有人概括为:在一个日本人、一个捷克人、一个肯尼亚人、两个美国人当中遴选;又有人把中国读者熟悉的村上春树喻为领跑者,而中国诗人北岛成为热门。但笔者的预感和很多读者一样,觉得此番亚洲作家的可能性不大,于是面对一堆完全不了解的外国作家,臆测就成了猜谜游戏,反正最后公布的肯定是陌生名字。


对全球著名博彩公司发布的赔率榜单,笔者向来不以为然,它的算法,更多地是看重人气、概率、数据,但它看不透瑞典评委们扑朔迷离的心理:他们似乎远离政治却有自己的“政治正确”,他们似乎不分地区却又“兼顾地域”,他们似乎只重艺术却又“更重内容”……只有熟谙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的高手,或许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但对我们而言,是谁获奖又有什么要紧呢?绝大部分的作家,我们都得从零开始认识他们。这不是很好么?多一种风格,多一种视角,多一种可能,让我们有机会走近那些生活在彼处的伟大作家。至于村上春树年年位居博彩公司赔率榜榜首,我们不妨视作“陪太子读书”的幽默景观。在读者心目中,村上春树早就是诺奖作家了,有没有那座奖杯又何妨。人家也真是大家风范,风头正劲的他能够一再推荐莫言角逐诺奖,真诚地把“竞争对手”推向世界舞台,可见境界之高。


不妨重新回放去年那个饶有意味的镜头——在“辉煌时刻”来临时,获奖作家门罗已经睡下,因为加拿大正是午夜。女儿将这位82岁高龄的母亲叫醒,激动地告诉她这个消息,她却淡定地说:“现在正是午夜,我早就忘记这个茬了。”这就让笔者又想到了村上:想象中,他也会有这份“忘记这个茬”的淡定,这就是“大师风范”。而一些国人,在面对“诺奖”“茅奖”或者“鲁奖”时,很少有人坐下来好好读作家的原著,却热衷于打口水仗。那种“愤怒的喧嚣”,淹没了文学本该有的宁静与沉淀,由“文化”而演变为“事件”。


此刻的网上新闻,由于大家都缺乏背景材料,往往凝结成这样几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奖,其代表作包括《星广场》《环城大道》等,而已经陪跑多届的热门人选村上春树,此番再度成为“悲情”人物。你看,又拿村上说事。说到底,记者们只知村上,所以自作主张地让他染上“悲情”色彩。其实这才是“悲情”——面对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不好好做功课,深入挖掘获奖者的种种,而是玩弄老掉牙的雕虫小技。现在开始,让咱们凝视这位法国作家吧,就像人家开始关注莫言一样。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鲁迅怎么就成了日本的国民作家?
日本的“下流社会”作家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发文称父亲可能残忍杀害被俘中国人
村上春树谈及历史问题:要把正确日本战争史传给年轻一代
天津作家张永琛受邀给日本编剧支招(图)
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为什么书还是贵点好?
一百年前的日本专栏作家如何写中国游记
因这句话成为“网红”的日本“国民作家”,与鲁迅还颇有渊源
日本小说女王林真理子来华:作品痛踩社会热点
草木有真情——读日本作家柳宗民之《杂草记》
日媒:村上春树前排领跑诺贝尔文学奖博彩赔率榜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男性惧怕女性表达自己的欲望
日本作家太宰治:努力理解鲁迅这位影响中国的作家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著名作品推荐
旅日作家毛丹青: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借力打力”
日本畅销书作家本田健来穗分享幸福金钱观
日本作家又吉直树首次来中国,与译者毛丹青对话《火花》
日本作家又吉直树:跨境的文学让两国人进一步相知
日本纯文学最高奖得主又吉直树期待中国之行
日本知名作家遭韩国"封杀"
村上写南京大屠杀 日本网友:新书是不负期待的杰作
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的中国情结
村上春树写南京大屠杀 日本右翼不干了连续攻击
村上春树写南京大屠杀 网友:良知日本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