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夏目漱石 >> 正文

《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贯通论坛   更新:2005-5-14 17:59: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在读者心中树立起这位深深影响了介川龙之介,久米正雄等作家的日本小说大家的形象,我想也正是这本书的用意所在。 
   漱石是以小说家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前三部曲《三四郎》《从此以后》《门》及后三部曲《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不仅生动的描绘了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而且具体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绪,深入的探索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诸如他们对社会黑暗势力和黑暗现象的憎恨,他们在男女关系上的私心杂念和苦恼矛盾”。 
   漱石的文学倾向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主张超过事实的真实”。他的小说经历了立足于现实主义基础上的尖锐批判社会到着力揭露人心灵的丑陋和苦闷无望的转变。早期的《我是猫》和《哥儿》分别揭露了明治时代的社会黑暗和政府奴化政策下的校园腐败。前三部曲则是以大学前后的青年为对象描述这些知识青年灵魂的苦闷。前三部曲一部比一部阴郁,主人公一个比一个无望,到了前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门》时,主人公宗助的无望甚至是深厚的爱情都无法挽救的了。在前三部曲中,漱石的着眼点还基本上是社会的,而到了后三部曲,社会批判的意味大大削减,而是着力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批判人物的性格中的自私。 
   漱石的作品表面上是以爱情为表现的,但是作者笔下的爱情并不明朗,而是从矛盾猜度直至发展成为相伴死亡的宿命游戏。他笔下的爱情是灰暗的抑郁的沉重的,上面负载着太多的非爱情的东西,爱情是面具,面具后的作者歌的是灵魂的哀叹,跳的是生命的舞步。所以说,漱石关注的还是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心灵,这种关注折射出的是作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情怀。 
   夏目漱石在后期提出了“则天去私”的观点。意思是说相信神的绝对神圣的存在并依之净化人内心利己的丑恶的存在。这是漱石长期观察创作思考得出的思想总结,是从文字中提升出的精神理念。经过大半生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矛盾中的苦苦挣扎与反思,他终于形成了这个多少具有些超然色彩的人生观点并依靠这个观点给与的力量,坚强的走到了声明中的最后一刻。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作品:

  • 下一篇作品: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村上春树《骑士团长杀人事件》

    日本作家到底多有钱,看看村上

    日媒推荐七部日本轻小说入门作

    日本明治时代可以靠写作维生吗

    林少华:村上春树审视的主题依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芥川龙之介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