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作品鉴赏 >> 正文
回头看,桃花马上少年时——读夏目漱石的《白发人生》

桃花马上少年时,笑据银鞍拂柳枝。
 绿水至今迢递去,月明来照鬓如丝。
  
  读夏目漱石的《白发人生》,看他以平淡的手法述说着早年两位兄长的去世,及至如今自己渐入老境面临生死的追问。读至结尾,一首简单的诗却让我感动了。静静排列的四句诗如同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个人的一生。犹如一个人的生命行将结束时,他微笑着向后倒下,朦胧的眼前所有美好的往日如一幅幅明丽的画卷全都一一展开了。“桃花马上少年时,笑据银鞍拂柳枝。”多么美好的青春少年郎啊,也许他看见了心爱的人儿正朝他走来,也许这是他留给爱人最俊美潇洒的一幕,不管怎样,我们都目睹了。然一切如绿水不止,终于迢递渐远了,明月下,月色光华如薄霜染白了他的鬓角发丝。为何他孑然独坐?那一次依花伴柳的等待和相逢呢?
  
  人生总是多迷惘。在这样一个夏天,路边紫色的花球明丽耀眼地簇拥在高挑地枝头上,凸现在刺眼地阳光下,一切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而我却被迫陷入了作者上个世纪初对自己的追问之中。作为一个站在人生堤岸上思索不止的老人,他让我又一次看到了芬芳艳丽的紫色花球背后的阴影,那透明灰暗的影子紧紧跟随着灿烂的花朵,那是人生底子里最最悲凉的追问。面对白发和人生、坟墓和浮世,即使夏目漱石也无法做到洞烛幽微。
  
  记得很小时曾很突然地意识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埋入土里,将失去一切。当年一个相似的夏天,坐在幽暗的旧木地板上,我小小的内心充满了惶恐。随着年龄渐长,眼看着几位长辈的离去,则发现生死要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更多的却是周围的亲人。曾经百折不挠的父亲累了,而母亲曾经清亮的双眸也模糊了,我为此做好了准备吗?望着自己年少时的绿水桃花,目光渐渐地远了,迷离了。和夏目漱石一样,目睹了亲人的逝去,然后逐渐地感受到此身的日益萎靡,新鲜的嫩绿色渐深渐暗,至最后竟然完全消失了原有的美丽色泽。
  
  夏多布里昂说,树叶脱落仿佛我们的岁月,鲜花凋零仿佛我们的时刻,流云飞逝仿佛我们的幻想,光亮渐暗仿佛我们的智力,太阳变冷仿佛我们的爱情,河流冰封仿佛我们的生活。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人生原本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不停地失去,我们就不得不一次次地放弃,那些不得已的放弃却是为了我们内心的不愿放弃,为了还能抬头仰望那幽蓝的夜空,在霜色月华里,独自回味那一次,那一次桃花马上少年时,笑据银鞍拂柳枝……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文豪如何说 I love you
因这句话成为“网红”的日本“国民作家”,与鲁迅还颇有渊源
“鲁迅与夏目漱石”中日文化交流论坛举行
日本名作赏析:夏目漱石《我是猫》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四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五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八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七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六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十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九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三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二夜(中日对照)
夏目漱石作品赏析:《梦十夜》之第一夜(中日对照)
江户川乱步住宅像仓库 夏目漱石终生租房而居
江户川乱步住宅像仓库 夏目漱石终生租房而居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未公布手稿问世 包括手写俳句
东京都新宿区决定修建夏目漱石文学纪念馆并设立基金会
幽默文人——内田百閒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简介
夏目漱石:夢十夜(日文)
夏目漱石的《少爷》
夏目漱石《草枕》读后感
值得一读的夏目漱石小说《我是猫》
夏目漱石的前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