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渡边淳一 >> 正文
下部新作恢复写男女之情 渡边淳一:爱不会衰老

五月二十九日,以《失乐园》、《遥远的落日》等作品为中国读者所知的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左),在上海参加其新作《钝感力》中文版的首发式。 中新社发 刘立涛 摄

  

 
  情爱小说家渡边淳一终于不写情事了。昨天,74岁的渡边淳一带着他的散文集《钝感力》来到上海。书中的“钝感力”是渡边淳一提出的新名词,意为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渡边淳一昨对本报(青年报)记者表示,他无意“转型”,下一部新作《爱的流放地》他将恢复写男女之情。

  记者:“钝感力”是您创造的新名词,是否可以理解成中国话里的“难得糊涂”? 

  渡边淳一:所谓“难得糊涂”,就是对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意思。我想它确与“钝感力”有共通之处。我没有想到中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什么“钝感力”呢?就是不能对所有事物都敏感,不能百分之一百地接受。 

  记者:您什么时候产生了“钝感力”? 

  渡边淳一:那还是我当外科医生的时候。由于经常值夜班,所以经常要被吵醒,而且小医生是经常要遭上级痛骂。睡不好或被骂,情绪就会低落,失去自信,很快就会完了。这时就特别需要“钝感力”。“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前的人生态度。 

  记者:我注意到《钝感力》背后的上架建议写的是“励志类”,而您以前写的都是悲观的男女情爱的故事,如《失乐园》。从写情爱到写社会心态问题,您转型了吗? 

  渡边淳一:说“转型”是对我的误解。作为一个小说家,我自始至终只对描写人的本质和社会问题感兴趣。我之前写的男女之爱有没有社会性?有的人觉得不是,可我觉得是。所以,我一直都是写关于社会问题的,我并没有转型。 

  记者:您为什么对写男女之情如此情有独钟? 

  渡边淳一:我读高二时就有刻骨铭心的初恋,对方是我的一个女同学。我为她喜,为她悲,但是最后还是被她甩了。从此,我就开始以一颗严肃认真的少年之心来写女性,写男女之爱。我认为爱是人生的原点,它的那种燃烧感,是万国共通的。它不会衰老,是万古长青的主题。 (记者 郦亮) 
 
    青年报  2007年05月30日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青岛出版集团并购日本渡边淳一文学馆
过时的渡边淳一:日本的男版卫慧
渡边淳一是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中间文学”第一人
渡边淳一从小接触中国文化 非常喜欢"金瓶梅"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去世 “带走一个时代”
渡边淳一患癌去世 曾被誉为日本的情爱大师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逝世 享年80岁
渡边淳一曾弃医从文 年过古稀仍坚持创作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逝世 曾获直木奖
小说《失乐园》作者渡边淳一逝世 享年80岁
张颐武:中国尚未产生渡边淳一这种“类型作家”
《失乐园》源自亲身经历 爱会感到近乎死亡的不安
渡边淳一:文学不是教化手段 人性不会随着时间变化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逝世 《失乐园》曾拍成电影
刘柠评渡边淳一小说:以乱伦始 以爱情终
《失乐园》计划今年内上市
《失乐园》作者渡边淳一:我不是想推荐爱的标准
渡边淳一:《失乐园》想表达性爱接近死亡的一面
《失乐园》全译本发行渡边淳一13年后来北京签售
渡边淳一:《失乐园》想表达性爱接近死亡的一面
日本著名作家“情爱文学大师”渡边淳一去世
电影《失乐园》女主角闻渡边淳一去世感伤落泪
作家渡边淳一逝世 与中国读者紧密互动作品重庆有售
小说《失乐园》作者渡边淳一逝世 享年80岁
渡边淳一曾弃医从文 年过古稀仍坚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