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伦理与性爱的问题,一直盘桓在渡边淳一面前。“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死就是一种灰飞烟灭的事情。医生常常看到人的肉体最脆弱的一面,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可能是让我更多从肉体来挖掘人的本性。但是,不论如何都必须具有深沉的爱。”他认为描写情爱、性爱的文字一定不能用拙劣的文字,要用高雅的文字才能表现那些非常美妙的场景。
对这位老人来说,大概只有关于男女爱情的话题才能让他亢奋起来——“我希望一生都能恋爱下去,爱情是永远的主题。”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渡边访谈录
渡边之
绝不是所有作家都可以写好性爱这件事,这是很有难度的写作——你们可以自己写写看。
本人比较喜爱粉红色,是因为不想忘却喜欢别人时的那种心情。
我并不认为“花心”是一个贬义词,它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我并不是在写教科书,我写的是人本身最真实的东西。人的想法时常会在心中动摇,并不那么容易固定下来,对于变化不能一味否定,人的意志和心境并不能像教科书一样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渡边之
◎家庭环境
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上砂川町,上有一姐,下有一弟。父亲铁次郎来自煤矿区,是一名苦读有成的高中数学老师,母亲则是当地一个大商家的小女儿,由于她没有兄弟,两个姐姐又跟人私奔了,便决定招赘。换句话说,渡边淳一跟的是母姓。
◎求学生涯
渡边淳一还在札幌一中读初一的时候,一位国语老师中山周三教他阅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如《万叶集》等,还指导他习作短歌,这就是这位成名作家最早的文学经验。在初中和高中的六年里,渡边淳一读了不少日本小说,从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直到所谓的“战后第三拔新人”的作品,都在他涉猎之列。其中他最爱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美感及理直气壮。
◎弃医从文
渡边淳一于1958年从札幌医科大学毕业,1964年任教于母校整形外科部,同时在一家矿工医院中执手术刀行医。196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66年就任整形外科学讲师。
渡边淳一曾说:“我至今给数不清的人动过刀,看见血,找神经,触及骨,而且看见死。对于人体,起初的三年只是恐怖和惊异,接着的三年有梦想,再三年就只有那种顺从绝望,终于开始觉得自然科学实际上是和浪漫毗邻而居的。”自此,他索性辞职去了东京,开始了专业小说创作的生涯。
◎个人生活
高二时候的一段刻骨的初恋成为渡边淳一迈向文学创作的一个契机,他回忆道:“加清纯子的眼睛很美,至今我都记得接吻时,她瞳仁的样子。我生日时收到一封情书,此后不可自拔地陷入了对她的爱恋……但后来才知道,与我交往的同时她还有5个
友,其他人都收到了她的康乃馨。我一直在想,她到底最爱谁?直到成为作家我才明白,她不爱我们,她最爱自己。她喜爱表演,甚至主动去堕落,冲破一些道德观念,仿佛在和我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艺术……”渡边后来将这段青涩往事写进了小说《魂断阿寒》。
渡边之
从投身创作至今,渡边淳一已发表131部作品,其中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随笔散文和传记作品,他笔耕不辍,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创作实力,在日本拥有广泛而持久的读者。日本媒体称他是“‘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等,所有的关注或评价,赞誉或争议,其实皆归因于他创作的一系列表现中年人情感纠葛的长篇小说。
他的作品包括:《失乐园》1995年至1996年于日本经济新闻连载,1997年讲谈社出版上、下两册;《死化妆》(1966年新潮同仁杂志奖得奖作品);《远方的落日》;《光与影》(1970年直木奖得奖作品);《男人这东西》;《幸福的背叛》;《钝感力》;《紫阳花日记》……
渡边
渡边淳一多年来一直与中国读者保持着紧密的互动,自199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首次引进《失乐园》开始,其作品多次被引进国内,深受国内读者喜爱,他本人也多次访问中国。
2003年9月,应文化艺术出版社邀请,渡边淳一访问北京,为其文集《渡边淳一长篇经典全集》做宣传。2004年,渡边淳一应上海人民出版社邀请,为其随笔集《男人这东西》做宣传。2007年,渡边淳一再度来到上海,为其新作《钝感力》做宣传。渡边淳一每次来到中国总能引起媒体巨大关注,多家媒体纷纷刊登专访,而他的作品也屡屡登上国内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失乐园”、“男人这东西”、“钝感力”等书名也都借着“渡边淳一热”跃身为媒体流行语言。
他们
评论家张颐武:渡边淳一一生都在写“出轨题材”作品,这几年来,我觉得也有不少作家写这种题材,但他们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气候。中国尚未产生这种作家。
旅日学者刘柠:渡边淳一去世我挺吃惊,我以前常说渡边淳一是日本老流氓作家。他的小说基本上是介于纯爱小说与流行小说之间,流行味很浓,有大量读者。据人民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