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作家介绍 >> 正文
谷川俊太郎:获中国诗歌奖的日本国民诗人



原标题:谷川俊太郎:获中国诗歌奖的日本国民诗人


“生命”、“生活”和“人性”是谷川俊太郎抒写的主题。活着,并且歌唱,是谷川俊太郎沉默的精神诉求,而活着的主题,被他反复吟诵,几乎成为一种信仰。


从谷川的早期代表作《二十亿光年的孤独》便可见其才华,诗的核心句“万有引力/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宇宙正在倾斜/所以大家渴望相识”,形象表述出人与人、物与物各自独立彼此疏离的状态。对于谷川俊太郎来说,写诗最好的状态,是什么也不想,自己好像进入了神灵般的状态,语言就源源不断地,从他的脑子中涌了出来。所以,他觉得,诗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诗的心。


这种诗心,其实就是一种对世界,对人类的多感而悲悯之心。正如他自己所说,诗人就是一个在宇宙之间,或时间长河中流浪的孩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能够看到更遥远的未来,或者眺望到更古老的过去,我们隐约听得到,所有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诗人的声音,但是,却又分明是谷川俊太郎,一个人在那里歌唱。他的诗《世界的约定》,象征他和世界的一场心灵约定。他写道:“晶莹泪光之中微微摇曳的笑容/在万物初始之时与世界许下的约定/即使此刻孤单/那曾经相伴的往日/孕育出今天闪耀的光彩/仿佛初次相逢那样美好/尽管记忆之中已遍寻不获你的身影/你已化作阵阵微风轻抚我的面庞/光影斑驳的午后/依然不舍得分手/与世界的约定绝不会就此结束。”


读谷川的诗有时让我想到法国诗人普莱维尔,两人的风格的确有不少共同点。首先是都用口语写作,没有过多矫饰和繁复的意象,语言干净有力,总是言简意赅,不留赘语。像《拒绝》《正午》和《房间》等,诗人善于用点、线、面勾勒出生活图景,读后却回味无穷,语句散发着空灵与虚幻,有种超越人生羁绊、超越时空之感。像“体内有深情的呼唤/嘴因此而闭/体内有永久的黑夜/眼因此而睁”(《体内》),“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这些诗句看似平易却不乏深意,韵味可读出却难以尽数说出。再如《春的临终》里,诗人不执著于对生命本质的挖掘,而是展现对人生的达观心态,这首诗内在充溢着生命意识,却采取与小鸟对话超然忘我的方式。一个人已把悲伤、恼怒、喜欢、活着,甚至连洗脸都喜欢过了,弃绝了奢求和欲望,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时序流转,生活无论怎样还是要继续,当自己对此了然于胸时,也不过是某个春天谢幕而已。


谷川俊太郎的诗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自然的关切和笃信,诗句中充斥着山林、大海、天空、河流、鸟、树等描摹对象。这或许与他青年时期受过宫泽贤治影响有关,两人对于自然的意识有暗合也有不小区别,但诗中流露的禅意空灵非常接近。细细品味,谷川俊太郎诸多的诗歌散发着理智的光辉,淡薄生死,超脱现世,注重在沉默中顿悟,通过瞬间永恒的律动去升华生命意识,藉此展现人类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和悲哀。


上一页  [1] [2]  尾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这本书,被许多人视为“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发文称父亲可能残忍杀害被俘中国人
产生日本新年号的《万叶集》是什么?
诗集《少年辞》日文版出版
天津作家张永琛受邀给日本编剧支招(图)
中日题材长篇小说感动日本读者
《红楼梦》 在日本的“厚遇”与“冷遇”
情节如此令人发指的日本小说 竟然引进中国了!
一百年前的日本专栏作家如何写中国游记
鲁迅日本留学为何最看不起剪辫子的中国留学生?唯独对他评价甚高
日本汉诗的“逆输入”
冰心《春水》完整手稿时隔95年日本再现
中国领先日本业界!日本轻小说家被要求写网文
日本作家太宰治:努力理解鲁迅这位影响中国的作家
旅日作家毛丹青: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借力打力”
冰心《春水》手稿在日本九州大学被发现保存完好
日本作家又吉直树首次来中国,与译者毛丹青对话《火花》
日本作家又吉直树:跨境的文学让两国人进一步相知
傅高义经典著作《日本新中产阶级》中文版首次翻译出版
日本纯文学最高奖得主又吉直树期待中国之行
吴俊:跨越时空的鲁迅——我在日本与鲁迅有关的经历
东野圭吾版权费一月一涨 日本IP上演中国“变形记”
村上春树新作成为中日舆论焦点 为何不惧日本右翼
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的中国情结
《红楼梦》在日本:知名度不高,被演绎成推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