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其他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第五次访华,九日上午在北京的中国社科院作题为《始自于绝望的希望》演讲之后,又到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作《别了,我的书》。图为大江健三郎在与读者交流。 中新社发 应妮 摄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一日电 在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大江文学研讨会”上,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饱含感情地表示,“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就是我理想(自己)的形象。”

  大江日前在此间相继给中国的知识分子、青少年做了两场报告,题目分别为《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和《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今天作为主角的大江虽然不用再做报告,但他纹丝不动地坐着,严肃认真地听着来自中国学者以及著名作家的评说。

  大江表示,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五年,鲁迅和他的朋友们塑造了新的文学形象,文学家在写小说上是专家,在社会问题上只是个知识分子,“鲁迅这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我的理想,从文学跨向社会”,这位年逾古稀、头发花白的老人动情地说。

  著名学者叶渭渠指,东方作家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有一个共同点,即尊重自己的历史传统,他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泰戈尔、大江等人为例。大江的恩师渡边一夫“你必须走自己的路”成了大江一生的座右铭。而大江所主张的感觉与知性结合的隐喻主义文学,集暗喻、讽刺、批判为一体的比喻文体,也成为他人绝无法模仿的“唯一”。

  著名作家莫言则敬佩大江近几年来发表四篇长篇小说的创作热情。“他具有一个知识分子难以泯灭的良心,也继承了鲁迅的牺牲精神和‘救救孩子’的大慈大悲,因此这样的灵魂注定无法安宁,去躲进小楼”,莫言毫不吝惜对大江的赞美。

  第五次来华的大江,此行不仅到访北京,还将于明日专程赴南京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随后返京做题为《鲁迅,中国,我》的演讲。(记者 应妮)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第五次访华,九日上午在北京的中国社科院作题为《始自于绝望的希望》演讲之后,又到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新作《别了,我的书》。图为大江健三郎在与中国读者交流。 中新社发 应妮 摄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名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