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大江健三郎 >> 正文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资料图:2006年9月12日,第五次访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来到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与部分大屠杀幸存者座谈。 中新社发 郎从柳 摄




  日本唯一“零奖金”且以健在作家命名的大江健三郎奖(第2届)日前揭晓,现年34岁的新锐剧作家冈田利规凭借小说集《特许时间的终结》荣膺桂冠。该奖由大江健三郎出任唯一评委,年轻剧作家的首部小说集被相中,显现出这位73岁的老作家对于“复活文学语言”的深深期许。

  当得知大江健三郎奖完全不设奖金,而是把获奖作品免费翻译成英语及其他语种,译介到国外,以此作为奖励,冈田利规表示:“这比发奖金还要让我兴奋。”

  最令大江刮目相看的是作者通过“超现实日语”而对小说语言进行的大胆探索。大江一再表示,他之所以欣然接受这个奖项的评选工作,是因为深感在眼下受信息技术支配的社会当中,文学的语言已变得越来越“消瘦”,他期待着充满活力的文学语言能够重新“揭竿而起”。

  冈田利规发明的“超现实日语”是一种独特的台词文体,主语常常被省略,接续词则反复出现,犹如私下里的窃窃私语,又好似漫无边际的台词。(戴铮)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名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