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文学家大江健三郎,将于10月5日首度赴台。有台湾学者称,大江这次来台,除了希望促成两岸共同研究他的作品,长年谴责日本侵略罪行的他,也把这趟台湾行当成日本人的赎罪之旅。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大江曾七度访问大陆,台湾学界也曾多次邀约,却都因时间不巧而无法成行。这次大江健三郎主动提出来台,也促成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所与中国社科院携手合作主办“国际视野的大江健三郎文学”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于10月6日、7日登场。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彭小妍表示,大江在日本文学界的地位就像神一样,大江因为控诉日本军国主义、深沉自省的立场,被誉为“日本社会良心”,在中国格外受欢迎。“大江这次来台,除了希望促成两岸共同研究他的作品,长年谴责日本侵略罪行的他,也把这趟台湾行,当成日本人的赎罪之旅。” 1935年出生的大江健三郎,童年战争阴影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早年作品尤其围绕着战争残酷、战后的创伤,以及死亡的忧伤。23岁就以小说《饲养》获得芥川奖,深具存在主义、现代主义风格。 “大江不以左派自居,坚决反战,以人道主义为依归。”彭小妍表示,但日本保守右派势力庞大,始终与大江为敌。 彭小妍介绍说,例如大江早年曾在杂志发表小说《政治少年之死》,以反讽描述沉迷于自渎的少年,在神格化的天皇信仰中找到依归。小说刊出后大江受到右翼团体反弹,不仅杂志出面道歉,至今这篇小说也未收录在任何大江的作品集与选集。 据悉,这场研讨会将集结两岸学者发表13篇论文,内容涵盖大江的文学想象、鲁迅对他的影响、音乐在创作中的位置,以及左派思想等等。研讨会并邀两岸作家朱天文、莫言针对大江作品展开对谈。
|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作品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名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