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大江健三郎 >> 正文
我编大江健三郎随笔集

出版大江健三郎先生新作的创意,是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许金龙先生最早提出的。光明日报出版社在1995年大江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经出版过五卷本《大江健三郎作品集》,那套丛书的主编是叶渭渠先生,许先生是编委之一,我是责任编辑。事隔五年,如今又有机会再度合作,编辑出版大江先生近年来的新作,自然是求之不得。

  四月,正是樱花盛开的时节,我随外文所的陈辉海先生和许先生来到东京,由版权事务所酒井先生安排,到大江先生的府上面谈图书编辑事宜,并请先生在应社科院邀请做学术访问期间参加图书出版的首发式。

  从沿途的房子可以看出,先生所住的是富人街区,但家中的朴素却是我没想到的。我们在兼作客厅、起居室、餐厅的房间落坐,夫人端来自己在厨房准备的茶、咖啡和自制的点心。她是那种美丽而高贵的女人,在你羡慕她是著名导演的女儿、是世界级文学奖得主的妻子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她几十年如一日地担当有着一个残疾儿子的家庭的普通主妇。先生背后是一面玻璃墙,墙内墙外的新绿在明媚的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先生用双膝支撑着一块写字板为我们演示他的写作状态--自从大儿子出生后,先生就是这样一边写作一边陪着有残疾的儿子。席间,大江光从自己的房里走出来坐在父亲身边,明显的身体残疾,明显的智力障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他同时是一位水准不俗的作曲家。面对这样一个家庭,由不得不生出对生命对上苍的敬畏之情,即使一个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在内心里感谢上帝对人类的恩宠。大江先生侃侃而谈,讲到他的美国之行,讲到他与中国作家的交往。我不懂日语,从断断续续的翻译中,听到鲁迅、赵树理、莫言、阿成等人的名字,他几乎是准确地说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不同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先生不仅慷慨应允了我们的请求,而且手订了作品目录。除大量散文外,还包括了近年来的长篇演讲,以及与中国读者熟知的萨伊德、略萨、君特·格拉斯等人的对谈和通信。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获得事先选定的所有作品的版权,但遗憾之余,仍然为这本将要出版的内容丰富而极具深度的随笔选本而兴奋。

  此后,大江先生在赴法讲学的间隙,为这本书的中国读者赶写了自序《我是怎样写随笔的》。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有幸比读者更早地从随笔世界见识到了作为世界级作家、作为和平主义者、作为慈父的大江健三郎,并从中感悟到,他与川端康成、萨特、博尔赫斯这样同获诺贝尔奖的大师们的共同之处,以及他与那些没有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们的不同。

《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27日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