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旅日新锐华人作家温又柔(30岁),以《好去好来歌》于2009年11月获得日本昴星(SUBARU)文学赏佳作奖。由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作家。温又柔认为,日语并不只是日本人专有,她的存在就是证明。
温又柔于1980年在中国台湾台北出生,1983年因随其父亲赴东京就任,而移居东京。随后,温又柔在东京都涉谷区立广尾中学毕业后,受学习中国语优良环境吸引而升入东京都立飞鸟高中。2006年以硕士论文“没有作为日本人出生的日语作家李良枝的作品与主题”,获得了法政大学大学院的硕士学位。温又柔以自己的母语文化、母语与日本的关系、自己自身心中的动摇及烦恼,最终写成的小说《好去好来歌》,在2009年11月获得了日本第33届昴星(SUBARU)文学赏佳作奖。该文学奖也是日本文学新人奖。
温又柔表示,作为一名作家,她一直在思考日语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她认为,用日语不仅可以描写内部行为,也可以描写行为本身。在“怀着紧张的心情进行创作”的同时,温又柔也希望将来能够用独具魅力的中文写作。
温又柔的文学是混血文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混血文学才能取得进步。温又柔表示,日本文学日趋国际化,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生活在中国的一些外国人爱上了中国,开始用中文写作,这种现象已经出现。温又柔想要与更多的中国作家、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译者以及出版社共同努力,把中国文学作品介绍到日本。
温又柔的最新作品《来福之家》刊登在《SUBARU6月号》上。温又柔在卷头随笔写的是“我的名字是导火线”,文中书写了 “非日本出生,也非日本人,却使用日语活着”的生存意义。温又柔并非自豪她征服了日本语,而是以她在母语与非母语之间挣扎游离的故事来彰显文化、语言的“不可译性”及(地理、语言)跨界时所触发的方向迷失的感觉。对母国语或客居语的疏离感是温又柔文学创作的原动力。温又柔表示,她像日本人那样说话,像日本人那样欢笑,像日本人那样歇口气,她的心中充满日语,用日语生存,她的存在就是证明,日语并不只是日本人专有。(记者 周宏)
旅日华人作家温又柔混血文学摘日本文学新人奖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村上春树新书称“南京大屠杀死亡40万人” 日本网友如此反应
日本第154届芥川直木奖揭晓 颁奖礼将在2月举行
日本三大推理小说家之一 伊坂幸太郎代表作引进
超越文字框架,享受语言魅力
陈舜臣,日本文坛上的杰出华人作家
65岁的黑川博行则凭借作品《破门》获得直木奖
亲历村上春树讲演:壁垒森严语出惊人
浅谈各种日本文学奖项
《池袋西口公园》作者石田衣良谈日本文学
重新思考日本文学史
文学和电影纪念日本震后一年 废墟中樱花依然挺立盛开
“海外日本文学研究第一人”入籍日本
美国著名日本文学专家获准加入日本国籍
日本文学现在非常虚弱
日本280日元文库推广日本名著
青空文库经典文学作品大量漫画化
日本文学大奖重申实力第一
战后日本文学回顾与总结
日本文学急于“走出去”
谈在中国最流行的日本文学
日本描写未成年女孩色情文学泛滥
妓院小说是日本文学一大特色
日本文学的贫困假说
性爱是日本文学永久不衰的主题
日本“2字书名”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