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大江健三郎 >> 正文
大江健三郎作品之《死者的奢华》

《死者的奢华》短篇小说(1957年),发表于《文学界》杂志。

    我是大学法文科的学生。为生活我找了个零活:将医学系保存在酒精中的死尸搬到新槽里去,一起干活的还有一个英文科的女学生。我觉得那尸体同地板、水槽一样实在、安定。我看到医学教授和管理人那轻蔑的表情,就感到自己一点劲儿也没了。到下午五点钟终于把尸体搬完。这时一个副教授来告诉说,我干的全是白废劲,这些尸体是要烧的,并不要搬动。明天早晨前必须都再搬出来,这就是说我得干个通宵了,这可是又累又麻烦的难事。更难的是那个女学生因身体不适回去了。我必须去办公室领一天的工钱,想到这些我直想作呕。作者细腻地描述了这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在解剖室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管理员搬运尸体的过程和各自在其间对生命与死亡的不同感悟。文中深沉的存在死亡思索成为大江健三郎文学闪烁“异才”的起点。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