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日本版9月8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外国文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先生于今天访问中国。这是大江的第五次中国之行,他将于本月15日归国。
据了解,大江健三郎第一次访华是1960年,当时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以及社科院的首任院长郭沫若等中国领导人、以及巴金、老舍、茅盾、赵树理等作家。1984年第二次访华,见到了胡耀邦总书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士表示,大江及其作品在中国受到广泛的喜爱和阅读,这不仅因为大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因为他用小说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和表述事物的独特方式,通过作品表现了对社会、历史、国家、民族、心灵以及青少年成长的思考和关怀,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与良知,还因为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学所怀有的诚挚而善意的关心。大江从12岁起开始阅读鲁迅的作品,对鲁迅作品风格与灵魂有深刻的理解与感佩,对鲁迅的 “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始自于绝望的希望——产生强烈共鸣。
小说家大江同时是尊重历史事实、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战士,是日本维护和平宪法的斗士,致力于维护中日两国以及整个亚洲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友谊。在“北京讲演2000”中大江这样讲道:“我认为,我们应当面向未来,坚持不懈地赎罪,并为此而不断努力,这才是日本人对中国以及亚洲诸国的基本态度。”
据介绍,大江此次访华,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主题讲演:“北京讲演2006”。此外,他还将在北大附中和长富宫分别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中国——我”为题做两场讲演。讲演之外,他还将于9日下午2:30到西单图书大厦签名售书。大江表示:“一定与自己的读者至少说上20分钟的心里话。” 12-13日两天,大江将专程前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幸存者见面,与历史研究者座谈。
作为邀请方的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组织了国内外文学研究者和作家,将于11日全天召开“大江文学专题研讨会”。黄宝生、陈众议、陆建德、叶渭渠、吴岳添、许金龙、王中忱等学者,莫言、阎连科等作家将出席研讨会,日本文艺评论家、东京大学教授小森阳一也将专程赶来北京参加研讨。与会者将就大江文学既直面社会又指向心灵的特点,对大江文学中的多元文化内涵和中国因素等问题作深入探讨和研究。(陈建军)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第5次访华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