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作品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批判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批判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那种破坏性的盲信,曾践踏了国内和周边国家人民的理智;而我,则是拥有这种历史的国家的一位国民。
作为生活于现在这种时代的人,作为被这样的历史打上痛苦烙印的回忆者,我无法和川端一同喊出“美丽的日本的我”。我只能用“暧昧的日本的我”来表达。
本书收录了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十七篇随笔,主要包括与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对话、演讲、时事评论、文学创作、人生感悟等内容,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介绍、总结了作家的生活、思想及创作实践。其中用大量动情的笔墨介绍了他和智障的儿子光(后来受到鸟叫声启蒙而成为一名音乐家)的“共生”生活及这种生存状态对其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贯穿全书的最鲜明的主题是对“暧昧”这一日本国民性的锋利解剖和无情批判。身为日本国民,大江健三郎深谙此种国民特性在其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及其负面后果。他的剖析鞭辟入里,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向上、团结的民族在其“集体主义”外衣下的猥琐。
作为一位悟性极强的著名作家,在大江的笔下,无论是对普通人的描写还是对整个民族、国家的刻画,都透露出一种蕴含在勃勃生机中的人道主义情怀。而从作家的叙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社会经历了动荡、转型之后的脚步。(资料来源:徐维东)
人民网日本版 2006年09月06日
大江健三郎作品《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