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大江健三郎 >> 正文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生活

    大江健三郎先生曾畅谈过自己的读书生活,他说,“读书是我文学生活的最中心。从小就是。”

    大江健三郎基本上是每3年给自己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读书。他书架上的书,也经常是隔段时间就可能全换了。他说,从25岁时起开始,每3年以一个主题为主进行阅读,比如说结构主义读3年,中国文学读3年,斯宾诺莎读3年,萨伊德也是读3年。第一年基本上是读作家的全集,然后的两年读一些研究书籍。比如说但丁、布莱克都是这么读过来的。研究书籍,比如说关于森的研究书籍,他觉得是美国出的最好理解。钱钟书先生的研究书籍也是美国的好。过了三年,就算想再继续读一些更专业的,他也割爱不读了。

    大江健三郎认为,阅读外国文学,开始的时候应该慢读。他为此举例,比如说读但丁,读但丁全集的英译本、意大利语本需要一年。布莱克也是。读外文书要读得很慢。所以他一般都是早上8点起来,写小说的时候从8点写到3点,从3点开始吃饭、读书。有时候也游游泳,游泳回来直到晚上,就都是读书了,不查字典,读翻译的。整年这样,也不怎么见人。有时候有政治集会。再就是去国外教教书上上课、研究研究,大概是两年一次。(人民网读书频道综合)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與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
村上春树的侵华秘史和战后日本的反战文学
日本学者:村上春树以后也得不了诺奖
村上春树再登英国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审视灾难间日本文学与未来
大江健三郎将赴台展开“赎罪之旅”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从12岁开始阅读鲁迅作品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
走近大江健三郎
中国翻译家东京“汉语角”介绍大江健三郎作品
大江健三郎:我要把中国人的宽容带回日本
大江健三郎:不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重演
大江健三郎:"大部分日本人没有那场战争的记忆"
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大江健三郎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全文)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讲演花絮:与小翻译家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大江文学研讨会
“新名著主义丛书”出版发行 大江健三郎总监制
李长春会见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我的内心很忧虑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
大江健三郎北大附中讲演: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大江健三郎忧虑未来(热点人物)
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侧记
大江健三郎在北京演讲:始自于绝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