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学 >> 杂文杂说 >> 正文
登峰造极的虚构似乎是日本文学唯美的最大主题

要不是这回到福冈县柳川参加“白秋祭”,恐怕很难解答日本文学的唯美怪圈儿,说它“怪圈儿”,无非是我读了不少日本原文小说,但从来没跟现实挂钩儿,登峰造极的虚构似乎是日本文学唯美的最大主题。比如:谷崎润一郎《春琴抄》就是例子。一位漂亮的盲女因反抗强暴被村子里的恶霸彻底毁容了,可一直伺候盲女的帅哥却用钢针扎瞎了自己的双眼,宁愿从同样的黑暗中与她相爱,誓死不归。

  无疑,这个短篇小说令人震撼,堪称日本唯美主义的最高峰,但毕竟还是觉得有些诡异,这一感觉具体从哪里获得的,我一时也弄不清楚。所以,当我看到北原白秋的家乡为他举行水上船歌的庆典的时候,才多少能明白了一些日本式的唯美真意。

  北原白秋 (Kitahara Hakusyu 1885.1.25 ~ 1942.11.2)是一位诗人,与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同一个年代,不过,俩人的共同之处并不在文学领域,而是在各自繁忙的男女关系上。北原白秋前后结婚三次,第一次很大胆,与邻居的主妇偷情,因此被对方的丈夫告发,押送到了拘留所两个星期,导致北原白秋患上了抑郁症和精神压迫症。这一事态对芥川龙之介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恋情与此雷同,并有小说《一个傻瓜的一生》留存于世,曾经极度担心自己是否会发狂。

  从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考察,北原白秋的童谣相当有名,而且也仅仅因为如此,他的诗作给很多儿童带来了一个相同的愉快时光,同时也有唯美倾向。比如:代表作《梨》就是一个例子。

  夏日的清晨,

  与酒店爷爷同行,

  乘他的车去市场,

  途中入梦乡。

  到了山街,但

  孩子爱奇的愿望还留在梦里。

  美丽姑娘车旁过,

  欢声笑语不知晓。

  归途,绿色树林里,

  醒来,杜鹃在鸣啼。

  山路,忽见手中梨,

  啊,这一天真惬意。 (1906年 林范译〉

  北原白秋的家乡柳川是一座小城,目前人口大约7万,好几条人工河道纵横交错,走得时间长了,就跟置身于中国某个江南小镇一样。三步五步就是一桥,从河上看岸边风景,密密麻麻的民居,不少都是木制的两层小楼,屋前后院内都栽满了不知名的花果树,爽神悦目。

  柳川旅游最主要的一项莫过于这回我参加的“泛舟漂流”,其中最让人感叹的是日本人能从一位诗人那里延伸出一条产业,而且选择他的诗不是全部,仅仅是以北原白秋《归去来》为代表的大量童谣,每年以他逝去的日子为节日的中心,动员全体居民踊跃参加。

  不可否认,日本文学的唯美也正是从这样的现场中越来越极致,越来越变成了传说。今年为了纪念诗人北原白秋的节日“白秋祭”已经是第57个年头了。晚上看完烟火下船的时候才发现,路边的小店已经开始出售明年“白秋祭”的船票了,上面写的是“第58届白秋祭船票”。

  (摘自《日本新华侨报》网站 作者:毛丹青)  

[1] [2] [下一页]

作品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村上春树新书称“南京大屠杀死亡40万人” 日本网友如此反应
日本第154届芥川直木奖揭晓 颁奖礼将在2月举行
日本三大推理小说家之一 伊坂幸太郎代表作引进
超越文字框架,享受语言魅力
陈舜臣,日本文坛上的杰出华人作家
65岁的黑川博行则凭借作品《破门》获得直木奖
亲历村上春树讲演:壁垒森严语出惊人
浅谈各种日本文学奖项
《池袋西口公园》作者石田衣良谈日本文学
重新思考日本文学史
文学和电影纪念日本震后一年 废墟中樱花依然挺立盛开
“海外日本文学研究第一人”入籍日本
美国著名日本文学专家获准加入日本国籍
日本文学现在非常虚弱
日本280日元文库推广日本名著
青空文库经典文学作品大量漫画化
日本文学大奖重申实力第一
旅日华人作家温又柔混血文学摘日本文学新人奖
战后日本文学回顾与总结
日本文学急于“走出去”
谈在中国最流行的日本文学
日本描写未成年女孩色情文学泛滥
妓院小说是日本文学一大特色
日本文学的贫困假说
性爱是日本文学永久不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