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日本文学色彩缤纷,但作家们的想像力似乎集中到战争、恐怖、政治和生存斗争等厚重的题材上。 据《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报道,今年53岁的作家村上龙自出道以来就偏爱“战争”、“基地”和“幸存者”等题材。他长达1650页的长篇力作《滚出半岛》就是以日益紧迫的半岛局势为背景,以一种想像的手法,描绘了当外国军队入侵并统治福冈,日本出现“国家危机”时的情景。 52岁的高村熏也是一位极富危机意识的作家。她2005年的作品《新李尔王》,以白雪皑皑的青森县为舞台,通过一位战后一直主导日本的政治家和他儿子的对话,揭露了政治的黑暗、人类的本质以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斗争。作品文风缜密厚重,洋溢着浓郁的风土人情,饱含着作者深深的思考。 村上龙和高村熏两位作家,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前经历过贫困和混乱的一代人。他们亲眼目睹战后日本摧毁了先前的体制,而又看不到崭新的未来,因此他们对战后日本的认识惊人地相似。 55岁的旅日作家利比英雄的日语作品《摔得粉碎》通过一段在加拿大机场的经历,描写了“9·11”事件所造成的破坏以及事件发生后世界的走向。作品笔触细腻精致,通过一个从少年时代起就旅居中国台湾和香港,以及日本横滨等地的西方人的视角,反映出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崩溃,并交汇着各种世界观的新世纪现状。 而在61岁的宫内胜典的作品《烧身》中,“9·11”事件使主人公回想起了40年前的越南僧人自焚事件。这个僧人是60年代越南抵抗力量的象征。为了调查这个僧人的身世,主人公踏上了前往越南的漫长旅程,使他重新审视了那动荡的半个世纪和自己浪迹天涯的半生。 《别了,我的书!》是知名作家大江健三郎(70岁)感慨晚年生活和社会黑暗的又一部沉甸甸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两位老人为了倾听弥漫着整个世界的不安、痛苦、狂躁和恐怖的声音,踏上一条充满险阻道路的故事,鲜活地描写了两位老人的冒险经历,记录了人到晚年的顿悟。 在脱离社会和看破红尘这一点上,与大江先生产生共鸣并不谋而合的作品是町田康(43岁)的《告白》。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杀人犯熊太郎,他终日为自己思想和言行的背道而驰而痛苦不堪。作者运用独特的文风表达了他对人生非凡的思考。 当然,也不乏描绘阳光面生活的作品。譬如《河岸忘日抄》就是这样一部充满美感、随笔日记式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位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男子,他住在塞纳河上的一条小船里,在周围的静谧环境里,与世无争地度过每一天。 |
日本文学05年厚重题材多更加色彩
作品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相关文章
村上春树新书称“南京大屠杀死亡40万人” 日本网友如此反应
日本第154届芥川直木奖揭晓 颁奖礼将在2月举行
日本三大推理小说家之一 伊坂幸太郎代表作引进
超越文字框架,享受语言魅力
陈舜臣,日本文坛上的杰出华人作家
65岁的黑川博行则凭借作品《破门》获得直木奖
亲历村上春树讲演:壁垒森严语出惊人
浅谈各种日本文学奖项
《池袋西口公园》作者石田衣良谈日本文学
重新思考日本文学史
文学和电影纪念日本震后一年 废墟中樱花依然挺立盛开
“海外日本文学研究第一人”入籍日本
美国著名日本文学专家获准加入日本国籍
日本文学现在非常虚弱
日本280日元文库推广日本名著
青空文库经典文学作品大量漫画化
日本文学大奖重申实力第一
旅日华人作家温又柔混血文学摘日本文学新人奖
战后日本文学回顾与总结
日本文学急于“走出去”
谈在中国最流行的日本文学
日本描写未成年女孩色情文学泛滥
妓院小说是日本文学一大特色
日本文学的贫困假说
性爱是日本文学永久不衰的主题